健康養身★你吃對胃藥了嗎? 食藥署解析注意事項

你吃對胃藥了嗎? 食藥署解析注意事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般民眾在胃痛的時候,經常會到藥局自行購買胃藥,然而,胃藥有哪些類別?服用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治療胃病藥品 常見三大類

食藥署說明,第一類抑制胃酸藥品:又可細分為制酸劑、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與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1.制酸劑:常見劑型有錠劑、散劑、或是懸液劑等型態。功能為中和胃酸,因其作用時間短,常隨餐或飯後使用。需注意的是,碳酸氫鈉易有脹氣的副作用,含鎂成分則易造成腹瀉,含鋁則會有便秘的副作用,因此目前的制酸劑多是複方型態。

此外,某些抗生素或藥品容易與制酸劑中的離子產生交互作用,服用前應詳閱說明書或請教藥師、醫師。

2.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可減少胃酸分泌,常做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的第一線用藥,或服用制酸劑無法緩解不適時,通常一天需要服用兩次。

3.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目前減少胃酸的最佳藥品,由於這類藥品作用效果長,一天只需要服用一顆即可,建議在第一餐前空腹服用;此類藥品常為特殊劑型,如要剝半或磨粉,需諮詢藥師是否可行。

胃藥食用有要點 正確使用保安康

第二類胃黏膜保護劑俗稱的胃乳,能在胃壁形成保護膜,產生物理性屏障,保護潰瘍部位不受到胃酸影響,另也有部分成分具中和胃酸作用,建議服用時間為飯前。

此外,還有第三類局部麻醉劑,其主要作用為麻醉胃部、抑制疼痛,但沒有抑制胃酸作用,注意不可咀嚼使用,可能會造成口腔麻木感,此類抑制胃酸藥品不建議長期服用,否則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而氫離子幫浦阻斷劑長期服用也可能增加骨折風險,應遵從醫師與藥師建議服用。

胃部不適原因多 就醫對症下藥為上策

食藥署提醒,胃部不適的原因很多,不全然是因為胃酸而引起的,若經醫生診斷需要服用抑制胃酸等藥品,應遵照醫囑服用,若連續使用數日後仍未能獲得改善,應再次就診確認身體狀況。

【延伸閱讀】

胃痛就吃胃藥? 小心造成身體危害

家長必讀! 五招助孩子擺脫開學恐慌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我檢測拒「乳癌」上門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全球各地紛紛繫上代表性的粉紅絲帶,響應國際乳癌防治,以愛與關懷鼓勵女性珍視健康的重要,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暨腫瘤中心副主任林俊宏提醒女性朋友,藉由了解自己乳房平時的狀況及檢查,如果發生異常變化時,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做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為孩子唸故事書!為提升家長對衛教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兒科醫師將「親子共讀」變醫囑,串聯醫療與教育,讓家庭更幸福。在共讀過程中,若孩子對父母唸故書有反應時,一定要給予鼓勵與讚美。一天只要5分鐘,就能把閱讀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親子一同開心的閱讀。學齡前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女老師,經常講課到忘記喝水,日前,她突然發現右頸部腫大如乓乒球,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唾液線阻塞長出結石;所幸,經過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成功移除結石,已回復正常生活。唾液線阻塞結石 造成頸部腫大收治個案的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出,經問診發現,該患者每天喝水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安全就醫環境 落實病安文化「病人安全」向來是全球醫療照護的公共議題,也是提升醫療品質的根本。依據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調查顯示,自2017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共收案通報件數11,901件,通報件是別以藥物事件最多佔30.8%,跌倒事件其次佔24.5%,第三為管路事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