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害怕談死亡嗎? 醫:多討論利善終

你害怕談死亡嗎? 醫:多討論利善終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人在死前,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其實大部分的民眾都不了解!英國醫學科學院針對近千人的調查顯示,6成民眾承認自己對死前幾小時的情況不了解,其中有一半人還曾經歷過親人死亡。薩塞克斯大學心理腫瘤學教授Dame Lesley Fallowfield指出,大部分的死亡安靜祥和,儘管失去親人很痛苦,但許多人也獲得一些有意義的經驗,民眾應該多討論死亡,揭開其神秘面紗。

拒談死亡 仍是西方禁忌話題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英國醫學科學院訪問了966名18歲以上的英國成年人,有354人拒絕回答任何問題,顯示死亡仍然是西方世界的禁忌話題。

由於對死亡閉口不談,民眾顯然對死亡了解很有限。調查顯示,高達42%民眾主要由家人、朋友獲得臨終照護的資訊,僅22%尋求醫療人員協助;另外,20%民眾對於人彌留之際的狀況來自紀錄片,甚至16%從電影或電視劇中吸收相關知識。

針對這項結果,英國醫學科學院長Robert Lechler表示,組織應該要提供,更多可靠的資訊管道,並且多鼓勵民眾討論臨終話題。「不知道親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會加劇我們對這段生命中艱難時期的恐懼。這也可能意味著,民眾很難清楚地思考,該如何滿足垂死親友的願望。」

最擔心親友痛苦死去 醫:通常安詳平和

《EurekAlert》報導,調查還指出,62%民眾最擔心親人死亡時痛苦,52%的人擔心親友害怕,40%則擔憂親人臨終前恐慌。

薩塞克斯大學心理腫瘤學教授Dame Lesley Fallowfield說,電影很少描繪正常的死亡場景,對許多人而言,死亡是一種平和、無痛的過程。民眾應該多討論死亡,揭開其神秘面紗。

追求善終 鼓勵談論死亡

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臨床醫師Katherine Sleeman強調,許多人誤以為談論安寧緩和醫療,會讓死亡更快來臨,「事實恰好相反,安寧緩和醫療讓患者生活品質更好,更有研究顯示,有些較早接受治療的患者,壽命反而更長。」

參考資料:

1. What Happens in the Hours Before Death? Most People Don't Have a Clue.

2. New poll shows how little we know about dying.

【延伸閱讀】五月家庭路跑開跑 千份明星保健飲品免費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壓力沉重,音樂的力量可以用來洗滌人心,讓人舒壓解勞。當工作煩悶時,聽一曲動聽的音樂,往往會令人心曠神移;而在臨床上,甚至是有音樂治療,讓疾病得以獲得改善,更可提升心靈的成長。學琴好處多 平衡左右腦提高聽力教育研究報告指出,在成長時期所接受的音樂陶冶,會間接影響他們...

閱讀詳情 »

近來空汙問題嚴重,不少人出門時習慣戴口罩以隔絕髒空氣,再加上台灣機車族多,騎車奔波在路上若臉部沒做好防護措施,下車時恐怕早已灰頭土臉,因此對通勤族、機車族來說,口罩可是每天出門的必備物品。但夏日高溫,在平均溫度達38度的環境下,口罩戴久了很可能會使臉部肌膚發炎、冒痘,形成俗稱的「口罩痘」。女性朋友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預防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HPV)感染是維繫男女感情的關鍵!一名25歲妙齡女子,因外陰部長了奇怪東西就診,檢查後發現是感染HPV所導致的菜花,由於男友身上也有相同「異物」,進一步就醫後確診同樣是菜花,兩人深厚的感情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持續發展臺灣生物科技,中央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再次合作,分別在癌症領域新藥、代謝等疾病新藥以及技術平台等三大領域,展現共18項的技術與成果,其中包含癌症的治療新機制、抗菌胜肽的研發等,有10項更屬於中研院研發技術成果。平面化血清蛋白 提供癌患新選擇 其中有關於癌症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