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骨質密度合格嗎? 這些檢測法能防範骨鬆症的發生

你的骨質密度合格嗎? 這些檢測法能防範骨鬆症的發生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這幾年來骨質疏鬆症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跟老年人口的增加有關。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調查,每3位50歲以上女性,就有1位患有骨質疏鬆症。衛福部國健署的調查也顯示,骨質疏鬆症是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第4名, 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較男性高出3倍以上,尤其對停經後婦女的影響更甚。


併發症風險高 增加12至37%死亡率


雙和醫院脊椎骨科主任吳連禎表示,通常男性在70歲以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會增高,特別是75歲以上者,約有1/3的比例會發生骨質疏鬆症;而女性則是在更年期過後的最初5至7年間,骨質每年會以1至3%的速度流失,70歲以後才會減緩,但不會停止。由此可知,骨質疏鬆症對女性的健康傷害更早也更甚於男性,必須多加防範。


骨質疏鬆症雖然不致於直接造成生命威脅,但它的最大風險就是容易發生骨折,特別是髖部(股骨)、脊椎及手腕部等部位。雖然髖部骨折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是會因此造成老人致命併發症的發生,使得1年內就會有約12至37%高死亡率,有些人更因此造成永久的行動不便,也因此透過骨鬆檢測來防範於未然,就更顯重要了。


T值每增-1 骨折風險增加2至4倍


骨質疏鬆症最正確的診斷方法就是透過骨密度檢查,目前有許多的方法可以用來測量骨質密度,包括傳統X光骨骼攝影、定量電腦斷層攝影、單光子吸收儀、雙光子吸收儀、定量超音波法(QUS)與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法(DEXA)。


我們常看到診所看到一種簡易型的檢測儀器──活動式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測量儀器(QUS),就是使用超音波來測量骨架周邊部位的骨密度,例如腳跟或是手腕的骨頭,因其器械簡易輕便,但相對其準確度較低,不過仍可做為篩檢參考用,如發現有問題再進一步至大醫院進行精密檢查。


現在醫療院所最常使用的儀器是「雙光子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可提供臨床醫師做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標準。檢查只需10至15分鐘,就可以馬上知道結果,且偵測誤差低,可精確的診斷出骨質情況。


透過骨質密度檢查就能了解自己的骨密度,如果測得的骨密度T值≧-1為正常;T值介於-1至-2.5之間,屬於低骨量或骨質缺乏;當T值≦-2.5,也就是低於年輕人的標準值2.5個標準差,就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T值只要多一個-1,骨折風險就會增加2至4倍。


雙管齊下 補充鈣片和運動並行


吳連禎建議,如果在檢測時發現是T值介於-1至-2.5之間的低骨量者,可以從事適量荷重運動及補充鈣片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而鈣質的吸收利用需要維他命D,所以建議可以選擇添加維他命D或維他命D3的鈣片;另外,藉由散步、快走等較溫和的運動幫助維持骨質密度。

如果檢測T值≦-2.5就是骨質疏鬆症,更應積極保健、預防跌倒。若伴隨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者,臨床上骨科醫師則會進一步給予治療建議。骨鬆患者的第一線治療包括補充鈣與維他命D,並針對病患選擇適當有效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空汙致癌風險無所不在 連兒童常用文具也可能潛藏危機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48歲婦女,近期因臉色蠟黃,在丈夫強烈要求下,到醫院治療,檢查發現,原來婦人2年前就診斷出罹患乳癌,但因害怕失去雙乳,而隱瞞家人且未接受治療,如今乳癌已轉移至肝臟,可活生命剩不到兩個月。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景明表示,了解患者病情後,立即採用雙標靶合併...

閱讀詳情 »

因主演《鬥魚》、《仙劍奇俠傳 》成名的台灣女星安以軒近日被證實心臟患有二尖瓣膜脫垂症等多項疾病。據其經紀公司華誼兄弟介紹,安以軒的心臟病為先天性疾病,雖然暫無大礙,但華誼也已停止了安以軒所有的工作,在台灣放假靜養。 看似光鮮亮麗、永遠花團錦簇的娛樂圈,其實只有冷暖自知。許多藝人工作起來因...

閱讀詳情 »

在「李國修」生日時,「王月」曾說:我永遠不會習慣冥誕這兩個字 「Ma媽」病逝 「Makiyo」:下輩子再當她女兒 失去親人…真的很痛!能為他們多注意一點,就要多做一點! 趕快看看親人朋友有沒有這些徵狀…   腸胃病科首席醫療顧問表示,大腸癌是我國第一癌症殺手,...

閱讀詳情 »

(上圖僅為示意,但右圖為文末真實事件護理師過累暈倒照片) 有一種職業,上了班就不知道幾點能下班,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才能下班,因為充滿了變數!..大小便也由不得自己,忍耐力必須超強!....我們口口聲聲地喊累喊苦,下輩子一定不再做,但我們誰也沒輕易放棄!這就是護理師,我們也有感情,這種心情你理解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