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骨質密度合格嗎? 這些檢測法能防範骨鬆症的發生

你的骨質密度合格嗎? 這些檢測法能防範骨鬆症的發生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這幾年來骨質疏鬆症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跟老年人口的增加有關。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調查,每3位50歲以上女性,就有1位患有骨質疏鬆症。衛福部國健署的調查也顯示,骨質疏鬆症是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第4名, 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較男性高出3倍以上,尤其對停經後婦女的影響更甚。


併發症風險高 增加12至37%死亡率


雙和醫院脊椎骨科主任吳連禎表示,通常男性在70歲以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會增高,特別是75歲以上者,約有1/3的比例會發生骨質疏鬆症;而女性則是在更年期過後的最初5至7年間,骨質每年會以1至3%的速度流失,70歲以後才會減緩,但不會停止。由此可知,骨質疏鬆症對女性的健康傷害更早也更甚於男性,必須多加防範。


骨質疏鬆症雖然不致於直接造成生命威脅,但它的最大風險就是容易發生骨折,特別是髖部(股骨)、脊椎及手腕部等部位。雖然髖部骨折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是會因此造成老人致命併發症的發生,使得1年內就會有約12至37%高死亡率,有些人更因此造成永久的行動不便,也因此透過骨鬆檢測來防範於未然,就更顯重要了。


T值每增-1 骨折風險增加2至4倍


骨質疏鬆症最正確的診斷方法就是透過骨密度檢查,目前有許多的方法可以用來測量骨質密度,包括傳統X光骨骼攝影、定量電腦斷層攝影、單光子吸收儀、雙光子吸收儀、定量超音波法(QUS)與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法(DEXA)。


我們常看到診所看到一種簡易型的檢測儀器──活動式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測量儀器(QUS),就是使用超音波來測量骨架周邊部位的骨密度,例如腳跟或是手腕的骨頭,因其器械簡易輕便,但相對其準確度較低,不過仍可做為篩檢參考用,如發現有問題再進一步至大醫院進行精密檢查。


現在醫療院所最常使用的儀器是「雙光子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可提供臨床醫師做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標準。檢查只需10至15分鐘,就可以馬上知道結果,且偵測誤差低,可精確的診斷出骨質情況。


透過骨質密度檢查就能了解自己的骨密度,如果測得的骨密度T值≧-1為正常;T值介於-1至-2.5之間,屬於低骨量或骨質缺乏;當T值≦-2.5,也就是低於年輕人的標準值2.5個標準差,就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T值只要多一個-1,骨折風險就會增加2至4倍。


雙管齊下 補充鈣片和運動並行


吳連禎建議,如果在檢測時發現是T值介於-1至-2.5之間的低骨量者,可以從事適量荷重運動及補充鈣片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而鈣質的吸收利用需要維他命D,所以建議可以選擇添加維他命D或維他命D3的鈣片;另外,藉由散步、快走等較溫和的運動幫助維持骨質密度。

如果檢測T值≦-2.5就是骨質疏鬆症,更應積極保健、預防跌倒。若伴隨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者,臨床上骨科醫師則會進一步給予治療建議。骨鬆患者的第一線治療包括補充鈣與維他命D,並針對病患選擇適當有效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空汙致癌風險無所不在 連兒童常用文具也可能潛藏危機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lady.china.com)   在日本,女性如果得子宮肌瘤,醫生不會馬上給她開藥治療,會建議她們換洗髮精沐浴乳,過半年再來複查‼️‍ 大多病情都會減至一半以上。因為日用品裡有一種叫經皮毒的東西,在傷害女人的子宮,所以洗護用品盡量選擇環保♻️安全的,很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換上涼快的衣著後,就發現好多肉肉跑出來,身材走樣了!究竟該如何展開減肥計畫呢?醫師強調,想要瘦得健康不復胖,正確飲食與規律運動是不二法門,尤其飲食上應多吃能夠排便順暢,又可促進新陳代謝的健康食品,如酵素、益生菌。 3大原因 變胖找上你 「新陳代謝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夫妻健康問題,可說是當今女人婚後最怕遇到冏境之一,除了要維繫良好婚姻關係,如何管理男友、丈夫的健康體重,考驗著女人的智慧。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及24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大數據時代來臨,除了老闆們懂得要求KPI成本效益外,就連女人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布台灣的癌症時鐘再度快轉,從2009年的6分2秒到2013年縮短為每5分18秒就有一人罹癌,約有99,143人確診罹癌,癌症的高發生率和高死亡率要如何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雖然很重要,但有效率的癌症篩檢和精準的癌症管理方式才是翻轉目前困境的關鍵。 問題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