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飯吃太快跟肥胖有關係?4件事情要知道,年紀越大吃太快容易胖,每一口嚼40下可降低熱量攝取!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吃一頓飯,你平均花多久的時間呢?儂編有這樣的經驗,中午吃了個排骨便當後覺得好像還不夠飽,又到手搖店買了杯珍珠奶茶──不,其實早就飽了,只是自己吃太快了。所以珍奶喝到一半又覺得好膩好後悔。開始學著「慢慢吃」吧,研究顯示,習慣吃得匆忙的人會有較高的 BMI,隨年紀所增加的體重也更多。急著減肥,不如先慢著吃飯。

  

1. 吃太快,真的比較胖

吃飯吃太快跟肥胖有關係?4件事情要知道,年紀越大吃太快容易胖,每一口嚼40下可降低熱量攝取!

source:Andres Ayrton@pexels

有沒有觀察過你身邊那些吃很快的人,體重是否都比較重呢?一份來自《美國飲食協會雜誌》(J Am Diet Assoc.)的研究,收集了共 2500 份的問卷調查進行比對,顯示出中年女性飲食更快與較高的 BMI 有關;另一項對 4000 多名中年人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表示自己吃得很快的人,體重往往更重。通常這些人並非一開始就胖,而是隨著年紀增加,所增加體重會比吃得慢的人要多更多。然後,然後就瘦不回來了。

 

2. 慢慢吃,會吃得更少

吃飯吃太快跟肥胖有關係?4件事情要知道,年紀越大吃太快容易胖,每一口嚼40下可降低熱量攝取!

我們知道,飯後大腦要得到「已經吃飽了」的激素是需要時間的──大約20分鐘──所以若你吃得太快,大腦來不及接收訊號,就有可能吃下超過自己身體所需的食物。為持慢食,飽了就不要再吃,當然就能避免攝取多餘的熱量。所以與其斤斤計較每餐吃了多少數字、幾點以後就不能再吃東西,倒不如先慢慢地吃好一頓飯,讓吃飯變成一件享受的事。

 

3. 那麼,到底要吃多久?

吃飯吃太快跟肥胖有關係?4件事情要知道,年紀越大吃太快容易胖,每一口嚼40下可降低熱量攝取!

source:Andor [email protected]

計算咀嚼的次數會比較容易。先從每一口食物至少咀嚼 15 次開始,再漸進到 30、40 次。一項小型的研究發現,咀嚼義大利麵 35 次而不是 10 次會使進食量減少 12%;另一項研究則是當咀嚼餡餅 40 次而非 15 次時,他們的進食量減少了 11.9%。建議不論早午晚餐,都為自己留下充分的用餐時間,避免在吃飯的時候分心做別的事情,能幫助你進行慢食。

 

4. 慢食對心理的好處

吃飯吃太快跟肥胖有關係?4件事情要知道,年紀越大吃太快容易胖,每一口嚼40下可降低熱量攝取!

慢慢吃並不是一種折磨──可能對大部份人來說吃飯不看電視或看手機很折磨。事實上有一種飲食方法叫作「正念飲食」,是將吃飯成為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當你能好好感受自己「正在進食」這件事,就能感受到飢餓和飽足的身體變化,對於飲食失調、抑鬱、焦慮都很有幫助,且更不容易復胖。你也能藉此更懂得欣賞食物的味道與顏色組合,明白自己吃了些什麼好東西跟糟糕東西,進而提升每一次用餐的品質。

  

參考資料:Healthline"Does Eating Slowly Help You Lose Weight?",Psychologytoday"

How to Eat Slower: 6 Strategies"by Susan Albers Psy.D.,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原始人飲食法」是什麼?優缺點一次看,少糖、少加工是重點,多運動、多喝水很重要

延伸閱讀:網傳「佛系減肥法」是真的!靠營造飽足感降低食慾瘦身,6招養成小鳥胃

延伸閱讀:「直覺性飲食」是什麼?6個重點告訴你,了解自己身體的需求,與食物和平共處會更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1歲多男娃於家中玩耍,因為突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且嘴唇發紫,被家屬發現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急診室,由於到院時血氧濃度只有70%(正常95-100%),緊急放置氣管內管。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為主氣管與左支氣管交接處有異物,即進行支氣管鏡手術,於20分鐘內順利地以軟式支氣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5歲的陳姓老翁日前由兒子陪同至社區接種covid-19疫苗,在注射後觀察時,陳爺爺的脖子出現紅疹及有小水泡,經醫師評估為過敏反應,故護理師立即陪同爺爺就醫,這時陳爺爺的兒子才說,聽說人家說在施打前可先吃止痛藥,可大幅減少不適感,故讓陳爺爺注射疫苗前1小時,服用其到藥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癌症治療日新月異,但過程中產生的種種「不適症狀」,容易耽誤療程及影響療效,甚至影響生活品質,連帶讓病人與家屬承受極大壓力。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醫師指出,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飽受「癌因性疲憊症」所苦,建議透過運動與藥物,達到預防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經常遇到父母帶著小朋友來門診中,主訴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一跛一跛的,腳不敢用力踩下去,同時伴隨著大腿近端或是臀部的疼痛,嚴重的話會晚上睡不好,還會痛醒大哭。經常以為是不小心扭傷,會自己好起來,但好像變得越來越嚴重才來求診,雖然X光檢查都沒有異常,但是理學檢查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