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歲男童好奇吞「水晶寶寶」險窒息專家教急救方式

1歲男童好奇吞「水晶寶寶」險窒息專家教急救方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1歲多男娃於家中玩耍,因為突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且嘴唇發紫,被家屬發現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急診室,由於到院時血氧濃度只有70%(正常95-100%),緊急放置氣管內管。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為主氣管與左支氣管交接處有異物,即進行支氣管鏡手術,於20分鐘內順利地以軟式支氣管鏡取出卡住阻塞左支氣管黃色異物;經化驗分析及家屬住家探勘後,發現是俗稱「水晶寶寶」之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

幼兒好奇愛吞嚥  異物梗塞要注意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胸腔科團隊執行支氣管鏡手術的兒童胸腔科陳傑賀主治醫師表示,兩歲以下幼兒因為吞嚥咀嚼功能尚在發育訓練階段,是異物梗塞的高危險族群;常見的呼吸道異物包括軟糖、果凍、堅果、水果籽、硬幣及鈕扣等物品。

突然間的劇烈咳嗽、呼吸急促、喘鳴及發紺,是最常見的病徵。異物梗塞所造成急性氣道阻塞十分地危險,若未能及時暢通呼吸道,嚴重者會導致腦部缺氧性腦病變甚至死亡等憾事。

一歲以下嬰兒異物梗塞  「捶背壓胸法」助恢復呼吸

若當場發現異物梗塞,一歲以下嬰兒,家長可利用「捶背壓胸法」將嬰兒臉部朝下,其軀幹雙腳跨臥在成人的手臂上,手掌扶住嬰兒下顎;用另一手掌快速拍擊嬰兒背後肩胛5次。若還是沒有咳出異物,將嬰兒翻回正面,用單手食指與中指按壓胸骨中央(乳頭下方)5下,深度約半吋到1吋深,直到嬰兒恢復自行呼吸。

1歲以上患者 「哈姆立克法」進行急救

此外,1歲以上患者可用「哈姆立克法」進行急救,在孩童背後使雙腳弓箭步,以雙手臂環抱孩童。施救者一手握拳放於上腹部正中線,另一手抱住放好的拳頭,雙手用力反覆快速向後上推擠傷患上腹部,且隨時留意是否有異物吐出,直到患者意識喪失或異物被排出為止;若異物無法移除且患者失去意識,則應讓其平躺,開始執行心肺復甦術。

【延伸閱讀】

晚期腸癌治療新選擇:生物相似性藥

產婦生產遇疫情 醫:入院多重檢測不心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時下年輕人極愛戴著耳機聽音樂,臨床上,就有一名男大學生,因為戴著耳塞型耳機聽音樂睡著了,一覺醒來,竟發現聽力受損;醫師提醒,聽力受損往往無法完全恢復,年輕人若要戴耳機聽音樂,應遵守「二不一少原則」,不要音量太大、不要長時間聽戴、少用耳塞型耳機。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繡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消滅蛀牙,大家一起來!國內幼兒齲齒比率偏高,以台北市為例,學齡前兒童齲齒率62.7%,平均齲齒數為3顆。為此,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積極介入公衛預防,委請牙醫師至幼兒園幫幼兒在牙齒上塗氟。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茹指出,小朋友如果吃太多餅乾、糖果等含糖零食以及飲料,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微創手術已成為外科手術趨勢,而且從多孔已進步到單孔!就有一名二十歲年輕男子,因為氣胸到台南市立醫院就醫,經由該院以「單切孔胸腔鏡」進行手術,這名男子恢復良好,在術後隔天即出院回家了。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該男子突然發生左邊胸痛、呼吸微喘的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年31歲的胡小姐在25歲確診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患者,因害怕開刀長期用藥控制眼壓。去年懷胎因擔心藥物影響胎兒,於是擅自停止用藥,不料懷孕期間眼壓飆升,損傷視神經,產後短短一年內,視力從兩眼0.2-0.3退化成失明,原本出於母愛的停止用藥,反讓她無法親眼目睹孩子成長。三軍總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