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世界睡眠協會統計,睡眠問題困擾著世界上高達45%人口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睡眠不足與體重增加、性慾低落、高血壓、免疫系統減弱、情緒抑鬱,甚至還會提高某些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CNN》,為了能獲得更優質的睡眠品質,可以透過八個方法訓練大腦識別入睡時間,提高睡眠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經常遇到父母帶著小朋友來門診中,主訴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一跛一跛的,腳不敢用力踩下去,同時伴隨著大腿近端或是臀部的疼痛,嚴重的話會晚上睡不好,還會痛醒大哭。經常以為是不小心扭傷,會自己好起來,但好像變得越來越嚴重才來求診,雖然X光檢查都沒有異常,但是理學檢查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癌症治療日新月異,但過程中產生的種種「不適症狀」,容易耽誤療程及影響療效,甚至影響生活品質,連帶讓病人與家屬承受極大壓力。馬偕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醫師指出,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飽受「癌因性疲憊症」所苦,建議透過運動與藥物,達到預防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5歲的陳姓老翁日前由兒子陪同至社區接種covid-19疫苗,在注射後觀察時,陳爺爺的脖子出現紅疹及有小水泡,經醫師評估為過敏反應,故護理師立即陪同爺爺就醫,這時陳爺爺的兒子才說,聽說人家說在施打前可先吃止痛藥,可大幅減少不適感,故讓陳爺爺注射疫苗前1小時,服用其到藥局...

閱讀詳情 »

回想一下,當你生悶氣、鬱卒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胸口悶悶的感覺?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當人承受巨大的隱形壓力,一直擔心著某件事,文學家用「心中有一塊大石頭放不下」來形容,我覺得很傳神。 長時間憂怒鬱悶,疾病顯化出來的位置,經常是集中在心胸這一個區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1歲多男娃於家中玩耍,因為突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且嘴唇發紫,被家屬發現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急診室,由於到院時血氧濃度只有70%(正常95-100%),緊急放置氣管內管。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為主氣管與左支氣管交接處有異物,即進行支氣管鏡手術,於20分鐘內順利地以軟式支氣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思覺失調症患者會出現幻聽、妄想、思考混亂或少話、少社交、做事無動機等負性症狀,過去又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醫學部劉子瑜醫師指出,患者多在20至30歲發病,發病前會出現憂鬱、人際退縮、認知能力變差等前驅症狀,發病後就可能會有幻聽、妄想等急性期症狀,若未...

閱讀詳情 »

NBA季後賽西區決賽第4戰,鳳凰城太陽作客洛杉磯,與快艇上演一場防守大戰,前兩戰表現失常的太陽一哥布克回穩,奪全場最高的25分,率領太陽以84比80驚險擊敗快艇,在七戰四勝西區冠軍賽取得3比1聽牌優勢。 這場比賽太陽命中率只有36%,快艇更低到只有32%,上半場快艇三分線外22次出手僅命中4球,太...

閱讀詳情 »

中華職棒聯盟5月18日全面延賽至今逾1個月,6月29日復賽與防疫計畫提報給體育署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後,5支球隊教練、球員與行政人員近日完成快篩,全數都是陰性,無奈南部地區遭印度Delta變種病毒入侵,疫情指揮中心雖然沒有反對中職復賽計畫,但時間尚待討論,由於中職須在確認安全無虞狀況下才能開打,後天...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