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0歲男常自言自語 竟是思覺失調症惹禍

40歲男常自言自語 竟是思覺失調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思覺失調症患者會出現幻聽、妄想、思考混亂或少話、少社交、做事無動機等負性症狀,過去又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醫學部劉子瑜醫師指出,患者多在20至30歲發病,發病前會出現憂鬱、人際退縮、認知能力變差等前驅症狀,發病後就可能會有幻聽、妄想等急性期症狀,若未規則服藥,經歷多次急性期發作,就可能使症狀加劇,能力退化。

罹思覺失調症卻未穩定服藥 導致症狀加劇企圖自殺

一名40歲王先生長期因人際關係問題無法維持穩定工作,後來也逐漸待在家,直到出現自言自語,如沈浸在自己世界般,被家人送醫檢查,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患者缺乏病識感,不願服藥,在持續一段時間未穩定服藥下,症狀加劇,現實感也越來越差,甚至企圖自殺、攻擊家人,直到因幻聽離家出走且被送至精神科病房住院治療,在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已逐漸穩定,也改善與家人間關係,目前仍穩定在門診追蹤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療效佳 思覺失調症患治療選擇

劉子瑜醫師說明,近年來台灣曾出現幾起與思覺失調症病人有關的刑事案件,讓多數民眾對於此病症留下刻板印象,認為危險且應該被拘束,但根據研究,思覺失調症病人犯下重刑的比率並不比一般族群高,目前治療上,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療效佳,副作用也大幅減少,只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並沒有成癮問題。

思覺失調症病患穩定治療 也能維持正常日常

此外,對於抗拒服藥或容易忘記等病人,也可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透過每隔數週、甚至數個月注射一次針劑,幫助穩定病況。劉子瑜醫師提醒,思覺失調症的病人若能及時且穩定的治療,依舊可以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除了思覺失調症,包括憂鬱、焦慮、失眠等也屬於常見的精神疾病,必要時都應尋求醫療協助,避免症狀惡化。

【延伸閱讀】

晚期腸癌治療新選擇:生物相似性藥

產婦生產遇疫情 醫:入院多重檢測不心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廣告教父孫大偉曾挑戰鐵人三項,赴大陸挑戰單車長征,前天腦溢血逝世,各界震驚。許多民眾看不斷詢問「為什麼有運動還會中風?」台大內科教授黃瑞仁表示,做錯運動反而會增加心臟負荷。黃瑞仁說,為什麼有人很努力的運動還是罹患心血管疾病,這是基因體質的關係,心臟病有三成是遺傳,七成是後天生活習慣造成。不適當的運...

閱讀詳情 »

堅果兩餐間吃乾果的能量很高, 舉個例子,15到20克的核桃, 也就是兩個核桃,有80-90卡路里的熱量, 相當於一小碗米飯的能量。   所以,肥胖的人群不適合過多食用堅果。  最好是放在兩餐之間吃,比如上午10點左右, 下午3點左右是吃堅果的最好時間, 而且不宜多吃,每天在30-...

閱讀詳情 »

  紅蘋果:可提高記憶力,保持泌尿系統的健康,降低血脂,保護心腦血管健康,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 青蘋果:更利促進牙齒和骨骼生長,防止牙床出血,同時具有養肝解毒的功效,並能對抗抑鬱症,較適合年輕人食用; 黃苹果:可強健人體免疫系統,對預防某些癌症也有好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