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械手臂治療大腸直腸癌 助術後快速恢復日常

機械手臂治療大腸直腸癌 助術後快速恢復日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過去治療大腸直腸癌多以傳統腹腔鏡手術為主,但往往得仰賴助手相配合,很容易使手術為達到目標,如今在機器手臂手術得加入後,也提供更多患者新的選擇。臺中榮總大腸直腸科蔣鋒帆主任指出,機器人手術系統能配置四支可靠且精巧的機械手臂,相較於腹腔鏡系統的加長型夾子與剪刀的組合,機器手臂可靈活轉動,幫助醫師精準切割病灶。

36歲男罹大腸直腸癌 機械手臂助術後快速恢復

一名36歲蔡先生,因解血便就醫,經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巨大腫瘤伴轉移性淋巴結腫大導致,突如其來的噩耗讓蔡先生一度無法接受,所幸經由機械手臂手術,且術後合併ERAS快速恢復,術後四天即出院,目前持續接受輔助化療。蔣鋒帆主任表示,新一代系統的手臂更加瘦身與加長,讓手術範圍擴大到可以同時執行腹腔與骨盆腔的手術,院內這一年半已成功完成超過120例機器手臂的大直腸手術。

3D影像將病灶看更清晰 助醫師精準解決病灶

蔣鋒帆主任說明,透過3D影像能隨意放大或縮小,將病灶看得更加清晰,幫助摘除更多淋巴結降低轉移或復發,也可以精巧避過骨盆與腹內自主神經,讓病患術後依舊能維持原本生活功能;另外,鏡頭標配俗稱螢火蟲顯影劑,能確保血管及血液供應系統是否正常運作,加上新一代的自動縫合釘,能確保醫師最關注的Leakage(吻合處滲漏)可大幅度降至最低。

機器人手臂手術系統 適合術後加速康復流程

機器人手臂手術系統屬於精準醫療的體現,尤其特別適合術後加速康復流程,透過與麻醉科、營養室、復建科等多團隊合作,讓術後與沒接受手術一樣,當天就能進行正常飲食。蔣鋒帆主任強調,依據今年三月的第一名的內視鏡外科雜誌”瑞典ERAS資料庫”比對,目前中榮平均在術後4.77天出院,中轉開腹比例為0,二次手術比例為1.2%,顯示隨著醫療科技,可望能幫助更多病患的人生。

【延伸閱讀】

接種疫苗最怕的暈針 竟是來自基因演化的「優勢」

「悲傷五階段」別抗拒憂傷 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台灣從四季如春的氣候轉為如夏的悶熱天氣型態,許多人也因此飽受濕疹所苦,皮膚時常容易出現紅疹、水泡,搔癢難耐的情形。濕疹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病,其中包含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汗皰疹等多種病症。看西醫擦藥或許能暫時抑制,但中醫師要教你「調身體」,由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8歲李小姐,近一年經痛加重,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不顯著,近幾個月還伴隨肛門疼痛,一會兒抽痛,一會兒刺痛,甚至月經乾淨仍持續肛門悶痛,一個月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痛,就醫後康涵菁中醫師發現,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於是請她婦產科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且CA125也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市面上植牙價格不一,急著植牙卻沒做好功課,恐讓自己「健康與荷包兩頭空」。年過50歲的王先生,遇到這個情形,當時心急的他只以價格為考量,選擇了打著低價植牙廣告的醫師做治療,沒想到植牙後不到2年就開始狀況頻頻,不僅牙齦腫脹、潰爛,還出現植體鬆脫的現象,讓王先生只得另尋其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