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還在吃龍眼嗎?看完後震驚了!一定要告訴家人啊!

治長期失眠、近視的最好---偏方,不可錯過

桂圓能治長期失眠、高度近視,還能提高人的智力我曾聽一位中醫前輩講,曾有一個病人因長期失眠找到他,他沒開藥,直接就讓病人回家煮干桂圓水喝,不久、病人失眠順利痊癒。

你還在吃龍眼嗎?看完後震驚了!一定要告訴家人啊!

 

翻拍百度
一、桂圓——第一補腦的靈丹

  《易經》中第一補腦的靈丹,每當疲勞、熬夜、用腦過度時,我立即煮一碗桂圓水喝,或者剝2、30顆干桂圓吃,這樣,腦子立即就能恢復清醒,彷彿碧藍的天回到了身體裡一樣。

 

  二、吃桂圓能根除頭暈、頭脹、頭痛

  在學醫的過程中,我自然也找到了根除自己頭暈、頭脹、頭痛的好方法。您可能想像不到吧,我苦苦尋找了那麼多年治頭部不適的靈丹,竟然是—桂圓。

 

  我買來一斤干桂圓,取30顆,剝去外殼,把桂圓肉(帶核的)加水煮,水開後繼續煮20分鐘,然後把桂圓水倒出,放溫後喝下。不到2個小時,人就覺得特別神清氣爽。我買了整整一箱干桂圓放在家中備用。

 

  從此,每當疲勞、熬夜、用腦過度時,我就立即煮一碗桂圓水喝,或者剝2、30顆干桂圓吃,這樣,腦子馬上就能恢復清醒,彷彿碧藍的天回到了身體裡一樣。

 

  有一個冬天的下午,我洗頭後受了涼,頭變得木木的。

 

  我當時想,這點小毛病,應該自己會好起來,可到了第二天,頭暈不但沒好,還更重了,於是我照例抓一大把干桂圓,剝開後煮了一碗濃濃的桂圓水喝下,很快就好轉了。

 

  三、桂圓能治長期失眠、高度近視,還能提高人的智力

 

  我曾聽一位中醫前輩講,曾有一個病人因長期失眠找到他,他沒開藥,直接就讓病人回家煮干桂圓水喝,不久、病人失眠順利痊癒。

 

  當時這位前輩的解釋是桂圓補心養脾,所以能治療失眠。

 

  桂圓又名龍眼。據民間傳說,很像龍的眼睛呢。但不管是否真的像龍的眼睛,桂圓對眼睛確實有好處

 

  我曾治過一個高度近視的患者,他每天用桂圓肉、桂圓核、枸杞一起煮湯喝,堅持了近一年,結果他800度的近視降到了200度。

 

  建議,有近視眼的朋友不妨經常喝這種湯,對眼睛有較好的保健效果。

 

  四、桂圓營養價值高,然而不同時間、不同吃法功效又不同。

 

  中醫認為,桂圓肉性味甘平,入脾、心經,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是常用的補益中藥食材,下面介紹幾種桂圓補益的方法,不妨一試。

 

  1、每晨用龍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個,加適量白糖,空腹吃。補脾養心,生血益氣。

 

  2、每晚睡前吃10個桂圓,可養心安神,治療心悸失眠。

 

  3、桂圓肉20克,放進300毫升的沸水浸泡約5分鐘後食肉喝湯。可補血醒神,為經常熬夜,快節奏生活人士等人士提神的首選。

 

  4、桂圓肉30克,放進500毫升水中煮沸約10分鐘,加雞蛋2個,稍煮片刻即可食用。經常食用可護膚養顏、抗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功能。尤適用於女士。

 

  5、桂圓肉200克,加高梁白灑500毫升,泡1個月。每晚臨睡時飲15毫升。可恢復疲勞,減輕亞健康症狀,安神定志。

 

  6、龍眼30個取肉,紅棗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適量紅糖,早晚各吃1碗。可補脾生血,養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打玻尿酸補法令紋,兩頰竟走山!34歲的費拉,為了填補老氣的法令紋,選擇注射玻尿酸改善;不料,術後右邊的法令紋凹下去、左邊卻腫起來,她上網尋求解答,網友都建議用手按壓,或等玻尿酸慢慢被吸收,兩頰凹凸不平的情況維持半年之久。醫師指出,打玻尿酸填補細紋立即有效,但要注意施打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睡前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眠,人人皆知;但想要增進睡眠品質,到睡前才喝一杯熱牛奶「急救」,可能效果有限。營養師指出,想要一覺到天亮,最好從日常飲食做起,可適量攝取含維生素B群、鈣、鎂高的食物,如全穀類、小魚乾、花椰菜、堅果等。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白天情緒緊張、神經緊繃,許多人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能推廣預防醫學,衛生福利部於九月核准設置「美兆人體生物資料庫」,該資料庫不僅開創全球亞健康人檢體之先河,並擁有健康人的生物資訊;對於生醫研究,以及驅動生物醫學研究革新和生技產業發展,都能提供極大的貢獻。美兆將累積20多年的健康檢查數據資料及檢體,以信託方式委任演譯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人斑並非老人專利喔!安南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唐慧君表示,在門診常遇到的病人前來求診,提出「我為什麼有老人斑?是我老了嗎?」的疑問。其實,老人斑的正式名稱為「脂漏性角化症」,不同於黑斑是黑色素沉澱,老人斑是因為皮膚表皮過度角化和增生造成,是一種表皮腫瘤,主要是因皮膚老化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