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血半年以為痔瘡 竟確診晚期直腸癌

便血半年以為痔瘡 竟確診晚期直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2歲男性,半年來不斷出現解便出血現象,加上有高血壓合併血栓性中風等慢性病史,持續在醫院神經內科追蹤,並接受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作為抗血栓治療,但因肛門或腹部並未有不適,且年輕時曾就醫被診斷為內痔出血,因此不以為意,僅在藥局買藥治療。

誤以為是痔瘡惡化 竟罹患直腸癌

但近兩三個月來,他卻發現肛門突出的小肉塊有逐漸變大的趨勢,連解便都感到疼痛,原以為是痔瘡變嚴重,赴神經內科回診,僅拿了痔瘡藥膏回去塗抹,卻未見改善,因此被轉介至直肛科門診;基隆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曾文科指出,患者經由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第4期直腸癌合併局部淋巴轉移與遠端肝臟轉移。

痔瘡易和直腸癌搞混 及早檢查是關鍵

曾文科醫師進一步說明,肛門檢查時,患者肛門周邊的確有突出物,且碰觸時呈現堅硬,引發疼痛,雖和痔瘡類似,但在指診時發現,突出物從肛門周邊經肛門管徑延伸到直腸,是大小約4公分的潰瘍性腫瘤,且和門括約肌浸潤連結一起,恐為低位直腸惡性腫瘤並肛門侵犯,接受大腸鏡與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診。

出現便血症狀 應盡快就醫檢查

這位患者接受了前導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再透過微創直腸肛門切除與肝腫瘤切除手術,目前持續接受門診追蹤和後續治療;曾文科醫師呼籲,就算過去曾被診斷出有痔瘡問題,也並不代表後來出現大便出血也是痔瘡導致,因此若有大便出血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才能針對疾病做正確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8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南報導】許多女生都有經痛困擾,28歲陳小姐3年前因劇烈經痛就醫,檢查發現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雙側卵巢各長出約10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切除病灶後,持續服用雄性素藥物3個月,整個人居然聲音低沉像男生,嚇得她不敢繼續用藥。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一般婦產科主任鄭雅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人數年年攀升,已是台灣民眾首位癌症殺手,其中肺癌腦轉移又屬預後較差的類型。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肺癌腦轉移症狀包含頭痛、噁心、噁吐、走路不穩等多元症狀,可透過MRI盡早發現並積極治療。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指出,有症狀的患者可做全腦電療,無症狀可用單標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時序已從夏季進入秋季,緊接著冬天正等著我們。此時因季節交替,除皮膚容易乾燥龜裂,早晚溫差也容易有感冒的問題,營養師黃子芩表示若在飲食方面多加留意,只要選擇對的食材,不僅可以加強水份補充,更可以有效率的提升免疫力。飲食方面建議挑選多水份多纖維的食材,再搭配多元化的植化素,於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夏季腸病毒,秋冬流感病毒,潛伏四處的過敏原,讓台灣孩童危機四伏,市面充滿各種抗病菌產品如何使用?耳鼻喉科診所專任主治醫師林益弘指出,拒絕病毒細菌進入口鼻,常保持手部衛生乾淨最重要。至於孩童使用抗菌產品,建議要安全、有效、無毒,且使用起來舒適不排斥,使用時可噴灑於環境、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