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全勤務主管10年胖37公斤 慢性病纏身靠這個瘦下來

保全勤務主管10年胖37公斤 慢性病纏身靠這個瘦下來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開車開到睡著,這該有多恐怖!1名保全勤務主管林先生,10年前開始任職,因日夜顛倒、久坐不動,加上經常吃宵夜,體重從原本80公斤增至117公斤,導致各種疾病纏身,如高血壓、糖尿病及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晚上無法入睡,白天又睏到不行,好幾次開車停紅燈時竟然睡著了。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鴻捷表示,肥胖問題容易引發許多慢性疾病,對身體的危害也會隨著肥胖時間越久而越大,其中糖尿病最為嚴重,即使嚴格控制飲食、服藥,往往也只能盡量控制血糖。

 

最新研究顯示,減重代謝手術是治療肥胖合併糖尿病最有效的工具,高達90%的病人手術後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會改善,甚至有機會可以停藥。其他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呼吸中止症候群、代謝症候群、關節退化、疼痛等,也都能有效改善。

 

以林先生為例,原本體重破百、慢性疾病纏身,嘗試過各式各樣的減肥方法及偏方,雖然短時間有些成效,但沒多久又復胖,後來經過評估,選擇微創胃繞道手術,成功在術後3個月順利瘦25公斤。

 

林先生談到,手術後食量變小,搭配每日慢跑20至30分鐘,至今已經瘦到92公斤,希望之後可以再減掉12公斤,除了有效控制血糖,也希望能完成高空彈跳及騎自行車環島的夢想。

 

羅鴻捷說明,微創胃繞道手術傷口小,相對較安全,手術過程在腹部打3個0.5公分至1公分大小的洞,透過器械將胃容量減少,並將空腸與胃結合,病人因此降低食量及腸胃吸收,並減少飢餓感,臨床顯示,6個月平均可減掉約7成左右的多餘體重。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薄荷是西式料理中常見的食材,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薄荷還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活性,專家建議,防疫警戒降級之後,民眾應盡可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空氣交換,並在陽台多多種植薄荷。 台大醫院上午舉辦「疫情微解封後的環境防疫與通風換氣」視訊線上記者會,副院長高嘉宏表示,疫情期間,...

閱讀詳情 »

2021.07.23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3日為止,已經有78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台灣2個多月全國3級警戒,雖然暫時即將降級鬆綁,但居家辦公或宅生活可能會是未來新常態,日本內科醫師池谷敏郎提醒,通勤走路可能是很多人每天唯一的運動,新冠疫情下行動管制降低了疫情,但長期居家生活與缺乏運動,卻增加了血糖控制難度,血管健康恐怕大受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月27日是世界抗頭頸癌日,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九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1]。臺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部與腫瘤醫學部教授婁培人醫師表示,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