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做家事喘不停 婦人罹肺動脈高血壓險要命

做家事喘不停 婦人罹肺動脈高血壓險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爬樓梯、炒道菜就氣喘吁吁,當心是肺動脈高血壓!一名罹患紅斑性狼瘡的48歲家庭主婦,原使用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治療,病情穩定,五年後開始常喘不過氣,喘到連打掃洗衣都無法做,就醫檢查發現併發「肺動脈高血壓」,需服用專屬治療藥物控制病情,以改善病患生活品質,也降低肺動脈高血壓引發猝死風險。

 10%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恐續發肺動脈高血壓

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黄文男說,這位婦人原本看起來病懨懨,情緒低落,接受右心導管檢查證實為肺動脈高血壓,開始增加服用肺動脈高血壓專屬藥物,不僅恢復體力做家事,連病患的丈夫也很欣慰妻子有力氣數落他,回到正常家庭生活。 

自體免疫疾病會侵犯全身器官,一旦攻擊到心肺血管就可能合併發肺動脈高血壓。黃文男表示,根據統計,10%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會併發肺動脈高血壓,其中以紅斑性狼瘡和硬皮症患者發生率較高。

「心臟癌症」死亡率高 平均存活期2.8年

俗稱「心臟癌症」的肺動脈高血壓致死率很高,當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需更努力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導致心臟負擔沉重,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黃文男說,肺動脈高血壓平均存活期約2.8年,死亡率跟癌症相當,非常嚴重。

肺動脈高血壓最明顯的症狀是「喘」,與搬重物或運動的喘不同,它的喘是僅爬一層樓或走路走沒幾步,就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黃文男說,肺動脈高血壓病況嚴重時也可能導致右心衰竭,造成下肢水腫。

當病患出現喘不過氣時,他建議儘速就醫,臨床醫師會先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不同於一般心血管疾病的左心導管檢查,肺高壓可透過侵入性的右心導管檢查,測出肺動脈的壓力,當肺動脈壓力超過25毫米汞柱,便高度懷疑為肺動脈高血壓。

自體免疫併發肺動脈高血壓 口服專屬藥物控制病情

黃文男說,民眾只要一確診是肺動脈高血壓就該接受治療,醫師會透過風險評估量表,替病人歸類低、中、高風險族群;臨床上會建議將病情控制在低風險為治療目標。目前有口服專屬藥物可供治療,若屬於未達到治療目標,則需接受兩種以上的合併藥物治療,嚴重者甚至需做肺移植。

過往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動脈高血壓的藥物只有一項有健保給付,但部分患者治療成效不顯著。健保署今年已經給付第二線專屬治療藥物,若病患使用第一線藥物三個月後還未達到低風險,便有機會申請第二線專屬治療藥物,等於替患者開啟一線生機。 

穩定情緒及血壓 積極接受治療降風險

黃文男也建議,肺動脈高血壓患者平日應注意自身情緒,情緒太激動,血壓過高,心臟無法將血液打出去恐引發猝死,另外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接受自體免疫和肺動脈高血壓雙重治療,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保健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教育局訂於100年5月16日共同辦理「常洗手,趕走腸病毒」校園衛教宣導活動。藉由洗手歌帶動唱活動之寓教於樂的方式,宣導關鍵的洗手五時機:「用餐前」、「如廁後」、「擤鼻涕後」、「看病後」、「與小朋友玩前」,落實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將正確洗手觀...

閱讀詳情 »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周先生66歲,是一位退休司機,今年5月進行大腸直腸癌篩檢後,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但因無明顯症狀,故未進一步檢查,至今年9月因腹部疼痛併可觸摸腫塊至急診求診,檢查後為乙狀結腸癌並膿瘍形成,經手術切除併人工肛門成行術(Hartmann’s operation)已順利出院...

閱讀詳情 »

◎ 天主教聖功醫院 文/天主教聖功醫院藥劑科 郭美雪主任 「藥」發揮療效能治病,但也有其副作用,近年來民眾接受中醫治療服用中藥機會也愈來愈多,中藥也是「藥」,一般民眾較容易疏忽中藥用藥安全。因此如何正確的使用中藥,才能確保藥物療效及安全。以下提出幾點叮嚀對於中藥用藥正確關念。 就診時應告訴醫師的事 ...

閱讀詳情 »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年1月24日 09:30 農曆春節腳步近了,上班族熬夜應酬,小心「跑攤症候群」上身,造成胃食道逆流。醫師指出,近日門診中,因胃食道逆流求診患者多2成。事實上,「改善生活形態」才是根治胃食道逆流的最佳辦法。飲食控制,避免酗酒;勿穿緊身衣,肥胖者應減重,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