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做錯事懲罰無益 應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你是否也會用懲罰的方式教導孩子呢?其實長期下來,處罰不但無幫助,恐會造成反效果;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希陶指出,現今社會就不斷傳出因家長過於體罰,演變成兒童虐待的事件,反而導致孩子身心受損。

通常被懲罰的孩子常處於哭泣,甚至生氣的情緒中,大人若想藉此解釋或教導,效果恐折半,但到底該怎麼教導孩子呢?林希陶說,當孩子做錯事情,當下最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負起責任,除了誠心道歉,也應讓孩子想辦法彌補做錯的事情,透過好好溝通來代替懲罰。

臨床心理師林希陶進一步說明,家長也可以透過讚美的方式鼓勵孩子,因長期使用體罰的大人,容易被孩子歸類為討厭甚至畏懼的人,相對家長叮囑的事情,孩子也不會想聽進去,若透過讚美等正向的方式,能使孩子更有意願接受教導和學習。

大部分受到體罰的孩子多只學到暴力這件事情,因此家長更需省思,在教導孩子時,什麼是不適當的行為,或是否由其他替代的方式;林希陶說,處罰並不能處理所有的過錯,尤其被體罰的孩子,更容易錯失學習機會,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在做錯事情時,學習如何負起責任,可望有助於孩子在未來成長上的正確認知。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2/02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956

做錯事懲罰無益 應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肥胖不僅會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也可能因行動不便危及生命,不得輕忽嚴重性!日前就有一名婦女,疑似因精神及內分泌問題導致體重增加,甚至近230公斤,不僅無法外出,就連日常也需家屬協助,某次醫療人員居家訪視後發現婦女意識模糊,因此決定緊急送急診,但因體重過重,動員10多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發生首例牛津AZ疫苗嚴重不良反應!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40多歲醫院工作女性,施打疫苗後5分鐘後,自覺發熱、吸不到氣、喉嚨腫、心悸症狀,醫護人員緊急處置,暫時在加護病房治療。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對雞蛋、花生、非類固醇止痛藥、抗生素過...

閱讀詳情 »

多吃薏仁、補充維他命C可美白,那麼吃什麼容易變黑呢?雖說「一白遮三醜」已是過時的審美觀,現在女性們不追求病懨懨的白皙肌,而是健康紅潤的自然肌,但可別天真地以為「健康膚色」和「美白」是相對立的概念,曬得剛剛好,不顯髒、不死白最適中,在做好防曬+保養工作之下,也可靠著飲食加強美白,以下幾種吃了容易變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已知,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較容易有心臟血管疾病險,包括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發生,主要因為慢性關節發炎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粥狀動脈硬化,也會造成低密度(壞的)膽固醇增加,心血管風險將會加倍。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多 正確評估很重要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