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關節炎」易罹心血管疾病? 精準基因檢測揪病因

「類風濕關節炎」易罹心血管疾病? 精準基因檢測揪病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已知,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較容易有心臟血管疾病險,包括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發生,主要因為慢性關節發炎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粥狀動脈硬化,也會造成低密度(壞的)膽固醇增加,心血管風險將會加倍。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多 正確評估很重要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一銘醫師解釋,在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病人中,過去被認為用來評估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因子,並沒有辦法十分有效的預測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原因在於這些因子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類風濕性因子(RF),抗環瓜氨酸抗體(ACPA)等,因此一個有效可以評估RA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重要的。

ε3ε4 基因型 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根據陳一銘醫師的最新研究指出,載脂蛋白E(ApoE)的不同基因型態(ε2ε3, ε3ε3, ε3ε4),與 RA病人罹患心血管風險有關,εε2ε3基因型的病人,10年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低於ε3ε3及ε3ε4基因型的病人,其中如果是ε3ε4 基因型的病人,膽固醇比例最高,有較高的風險患有心血管疾病。

ApoE基因型 與類風濕致病因有關

此研究中同時也發現,ApoE的基因型態與類風濕致病的發炎性細胞激素有相關性,這些發炎性激素包括: TNF-α, IL-6, resistin and visfatin,而ε2ε3基因型的病人,除了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外,發炎性激素也明顯低於ε3ε3及ε3ε4基因型的病人。簡單來說,當我們能夠將RA病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病人本身的類風濕關節炎也能同時得到有效的疾病控制,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正向影響呢!

【延伸閱讀】

巧克力囊腫害不孕 術後做試管成功懷雙胞胎

預防心肌梗塞復發短期服雙抗、長期控三高 醫: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4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每年公布國人的十大死因,糖尿病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第5位。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性康復醫院院長暨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表示,糖尿病治療已不再只是「控糖」、「減輕體重」,還要積極護「心」,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風險 用藥效果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睡眠是人類基本需求,不良睡眠也可能是健康隱形殺手,從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憂鬱症、焦慮症、認知能力下降等,都可能與長期失眠有關。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鄭翔如表示,睡前保持情緒安穩,睡眠會較舒適。健康睡眠遠離疾病 睡前心情應安穩人的一生中有1/3時間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當小孩「戒尿布」後,正常情況下,在夜眠時若有尿意,應該可以自然覺醒如廁,但如果過度沉睡,就會有「夜間遺尿」狀況。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提醒,許多家長會讓孩子服用中藥,但其實針對孩子「尿床」問題,中醫大約會分做 3 種情形,需要詢問專業中醫對症下藥,切勿隨意聽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對於疾病防範,大眾皆須留意,許多病症恐會造成立即危害,特別是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忽略自身體狀況,對於疾病防治需更加注意。童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吳清文提醒,若是生活作息不佳不易掌握身體狀況,其中,如急性主動脈剝離,就恐因為平時錯誤習慣導致高血壓,引起突發性的胸、背撕裂劇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