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病做什麼檢查? 他一檢查就是腸癌

沒病做什麼檢查? 他一檢查就是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0歲的李姓老翁,其家人曾多次建議他參加大腸癌篩檢,但他都以「沒病做什麼檢查」為由拒絕,日前出現便祕、腹痛等症狀到醫院求診,檢查竟發現罹患大腸癌引發腸阻塞併發症,他才後悔當初沒有聽家人的勸告。

大腸癌連續6年都是國人癌症發生第一名,每年約有1萬4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且年齡從6、70歲,下降至50歲以下。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呂宗儒表示,近幾年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主要跟國人生活、飲食習慣逐漸西化有關。

呂宗儒指出,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發現時已進入末期,若能早期藉由大腸鏡檢查,當發現病兆或瘜肉,可直接進行預防性切除,避免癌前病變的威脅。據統計,第0、1期大腸癌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第3期存活率則不到6成。

如何預防大腸癌發生?呂宗儒建議,日常飲食要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甜膩、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並養成規律排便及運動的習慣,50歲以上者可藉由兩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若有家族史者則要提早進行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41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人們的生活模式、居住環境、飲食習慣等各方面都與以前大有不同,而在這些改變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衍生出更多的「文明病」。你的身體還健康嗎?一起來看看這些網友們熱議的文明病吧。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在24日,本土病例達到5千多例的高峰,居隔人數更屢創高峰。近期疫情嚴峻,泌尿科醫師程威銘在FB上建議大家可考慮下載外送平台APP,在居家隔離時便可解決三餐與民生問題;同時各地衛生局的聯絡電話也該記下來。除了外送平台外,《NOW健康》推薦你使用這些網頁與APP,能幫你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舒/新北報導】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 哪些情況需要割包皮? 多與反覆性的泌尿感染及發炎有關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曜州表示,新生兒割包皮除了宗教因素外,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68歲的成姓醫師,近期突然左手無力,逐漸蔓延到右手,最後延伸到雙腿,還有出現吞嚥困難的狀況,四處求醫未果,反而病情加重,經過一系列磁共振、脊椎穿刺、肌電圖等檢查後,竟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