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保給付限制嚴 克隆氏症患者苦

健保給付限制嚴 克隆氏症患者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34歲的林先生在4年前的除夕夜,半夜突然腹部絞痛,像刀子在刮般的劇痛,送往台中慈濟醫院被確診為克隆氏症。該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表示,這位患者的病情反覆發作,尤其在停止生物製劑後,病情更是每況愈下,腸子切除後剩不到100公分,功能已經來到臨界點。由於目前健保規定,生物製劑使用40周後,必須再停半年才能申請使用,造成患者病情有惡化危機,呼籲健保署能放寬給付規定。

邱建銘指出,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是因為白血球抵抗力不協調,使得白血球會攻擊腸胃道,造成腸胃道一節一節的發炎,引發肚子絞痛和腹瀉。病情一旦惡化,腸道將隨時間愈來愈狹窄,造成腸阻塞,甚至腸子會出現一節節破洞,迫使患者必須切除部分腸子,但病情仍可能反覆發作,為棘手的疾病。

克隆氏症在西方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歐美國家治療,患者需終生施打生物製劑。林先生到院治療後,在手術中發現,腸子由於腫脹而造成阻塞和穿孔,並有多處膿疱,因此醫師針對多段小腸整形,治療時間花了2個月,才慢慢好轉。出院後靠著生物製劑,生活漸回歸正常,但40周時間一到,停止生物製劑使用後,所有不適症重現,再掛急診時,體重僅剩31公斤。

林先生最近病情加重,腹部破三個洞,冒出膽汁、糞水,小腸也穿孔破到膀胱,糞便隨尿排出,細菌引發泌尿道敗血症。經過醫護團隊搶救,住院超過3個月,才控制病情。

由於台灣罹患克隆氏症的患者與日俱增,多數患者停止生物製劑後,可使用其他免疫製劑,但像林先生這類接近短腸症患者,無法承擔停藥風險,一旦病情惡化,可能餘生都得靠營養針維生。因此,邱建銘主任建議健保署能放寬相關限制,拯救更多患者的未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662

相關推薦

以傳統中醫而言,白帶異常又稱帶下病,白帶為帶下是指婦女陰道分泌出白色、淡黃色或黏稠分沕物且不斷而下,又分為體質型及感染型帶下;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佳穎指出,通常多發生於喜愛食用冰冷食物的年輕女性,主要是因體內濕氣無法代謝正常所造成。 要改善白帶問題,其實可透過中藥藥膳的方式,幫助身體健脾利濕,...

閱讀詳情 »

微創手術對人體傷害較小,且療效佳,能使患者術後的恢復時間短,因具相當多優勢,許多患者都會要求醫師透過微創手術進行治療;秀傳彰濱院區醫療副院長隋善中指出,微創手術傷口較小,若醫師技術較不純熟,扎到血管或神經等,恐造成危險。 臨床上,曾有醫師為患者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時,不小心扎到患者下腹靜脈,但並未發現...

閱讀詳情 »

桃園縣一名八十歲的老先生,日前因肚子突然劇烈疼痛,連踫都踫不得,因而被送至署立桃園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肚子有一顆長達八公分左右的主動脈血管瘤,經由手術治療並持續追蹤,才解除疼痛症狀。 署立桃園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醫師表示,該名八十歲的老先生,日前肚子劇烈疼痛,原本以為是腹膜炎,經急診檢查治療後,發...

閱讀詳情 »

當頸椎與頸部肌肉承受不正常壓力,會導致頸椎退化、肌肉疼痛,甚至好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就是俗稱的烏龜頸;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表示,其實這是社會上普遍的文明病,主要是因使用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時,長期處於姿勢不正確所好發的病症。 通常若頸部維持正中,且眼睛直視前方時,頸椎的壓力為最小,但許多低頭族都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