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保25年AI融入醫療 肺癌、胰臟癌、鼻咽癌電腦可揪出

健保25年AI融入醫療 肺癌 胰臟癌 鼻咽癌電腦可揪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民健保開辦25年累積649億就醫紀錄、22億筆醫療影像,被視為全球少見的醫療資料庫,健保署今天公布健保AI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與癌症確診有關,其中又以肺癌腦轉移居多,北榮即開發出開發腦轉移瘤AI輔助診斷系統,協助確診。


健保開辦25周年 15件人工智慧研發案多數與癌症有關


健保署於27日舉辦「健保25週年‧健保資料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署長李伯璋表示,配合智慧政府行動方案,健保署108年6月開放資料庫,外界透過產學合作方式提出申請。


總共收到15件試辦計畫申請案件,包含醫界9家、學界6家,其中10案有產學合作。研討會上,共有12個團隊發表AI研究成果,不少與肺癌篩檢有關,這也顯示難以早期發現的肺癌,嚴重危及國人健康。


台北榮總肺癌腦轉移輔助系統 縮短一半等待判讀時間


以台北榮總為例,開發腦轉移瘤AI輔助診斷系統升級版,可精準辨識出腦轉移瘤病灶並計算數量、最大徑與體積等重要資,協助偵測肺癌腦轉移瘤病灶,目前已運用在胸腔內科開放AI輔助門診。


台榮胸腔部部主任陳育民表示,以往癌友接受磁振造影檢查後,必須等到半個月才能得知結果,原因在於醫師判讀不易,必須謹慎處理,現在這套系統可以縮短至少一半的等待時間,並提高診斷準確率。


肺結核影像輔助系統 20秒檢出病灶位置


此外,北醫附醫則發表「肺結節CT影像診斷輔助系統」,結合深度學習與放射圖譜演算法,能於20秒內篩檢出肺結節病灶位置、協助肺結節良惡性判斷、自動產出標準臨床處置報告。


健保25年AI融入醫療 肺癌 胰臟癌 鼻咽癌電腦可揪出

▲副總統賴清德(右二)與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左二),共同參觀多間醫院利用健保數據庫開發醫療AI診察。(圖/衛福部健保署提供)


癌症之王胰臟癌 台大開發全球第1套AI偵測模型


台大「智慧化腦轉移腫瘤自動輪廓勾勒及效能評價系統」,建立腦轉移瘤及周圍危及器官之自動標註系統,並提供腫瘤標註結果評估。依據腦部磁振造影影像,用來預測術後遠端復發速率,適用於肺癌、乳癌等較常腦轉移的癌友。


針對癌中之王胰臟癌,台大醫院則透過健保大數據,研發出全球第1套電腦斷層影像自動辨識胰臟癌AI偵測模型,正確率高達91.1%,整合至醫學影像擷取及傳輸系統(PACS), 輔助快速診斷胰臟癌。


胰臟癌去年共2,497人死於胰臟癌,5年存活率僅7.7%,若能在腫瘤小於2公分時切除,五年存活率可提升到80%,但依照現行電腦斷層影像判讀技術,約4成被遺漏。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偉智團隊開發「胰臟癌人工智慧偵測模型」,可以偵測出1公分的胰臟腫瘤,敏感度超過9成,未來將應用於診斷或健檢,可以加速判讀,提高準確度。


亞東醫院鼻咽癌自動分期系統 自動顯示分期結果


亞東醫院則開發出「鼻咽癌自動分期(T stage)之人工智慧模型」,運用頭頸部核磁共振影像建置AI模型,串接臨床流程並整合至醫療影像報告系統,自動判讀腫瘤位置以及腫瘤分期,並即時自動顯示腫瘤分期結果。


健保累積高價值巨量資料庫 協助產官學AI發展應用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指出,健保署累積高價值之巨量醫療數據資料庫,今天的研討會初步呈現健保資料庫開放應用,透過與產業界合作,發揮產、官、學協力綜效,進而創造AI應用的成果。


李伯璋強調,健保署未來仍秉持開放態度,在符合各項法規及相關規範的前提下,鼓勵各界有承作意願之團隊,進行資料庫的加值應用,促進國家發展及增進國民的健康與福祉,並將成果回饋全體國民。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俗諺「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藉以描述女性若生產順利,就能在坐月子時喝燒酒雞調養身體,但若生產過程不順利,則以四塊板形容棺材,比喻可能有死亡的風險;字句皆凸顯出女性懷孕生產潛藏著許多不可預期的風險。而隨著現代人生育年齡延後,出現高危險妊娠的風險也更跟著愈來愈高!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為喚醒國人的護肝意識,以及改善台灣嚴重的肝病情況,至今已連續八年舉辦「全民回肝計畫」,為了更加強宣導肝炎的正確觀念,今年特別成立「肝炎救星網」衛教網站,同時呼籲B、C肝炎患者主動篩檢的重要性,希望民眾檢視自身肝臟健康,積極篩檢保「肝」康。喚起護肝意識!...

閱讀詳情 »

「我們夫妻都很健康,生出來的寶寶也一定很健康!」您確定嗎?一對新婚不久的年輕夫妻,身體健康且家族成員中都沒有罕見疾病的病史,但為了瞭解自己生下罕見遺傳疾病孩子的風險,雙方都決定抽血做多疾病帶因篩檢,沒想到結果卻讓他們都嚇一跳!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表示,這對新婚夫妻經基因篩檢,結果發現男生帶有「彭德萊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最近跟我的一位教練朋友聊到了情緒,(啊!幸運如我,身邊有好多生命教練的夥伴指引我也陪我成長:)我們思考著,經常因為一口氣和一個感受,而我們不得不做些什麼讓自己恢復平靜,但是,卻因為做了這些事情,將自己放入更混亂的情境中而無法脫身,來來回回之後,我們越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