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毛小孩走了如失去家人之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忽視

毛小孩走了如失去家人之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忽視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寵物陪伴帶來人生很多色彩,很多人都把寵物當作家人看待,但寵物離世時,飼主渡過傷痛需要和緩過程,一切都急不來。1名35歲已婚女性,婚前就養了1隻狗小孩,某天帶著愛犬到溪邊玩耍,因狗狗老化視力不佳,導致落水無法搶救回生命,個案也差點溺水,個案回家不斷責備自己心情鬱悶,就醫確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表示,個案在目睹愛犬溺水過程,一直悲痛不以也相當自責,不停哭泣,憂傷,愧疚,無法忘記搶救過程的每個細節,整天關在房裡不願與外界接觸,情形嚴重超過1個月未改善,家人陪同下就醫,診斷確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傷慟反應,目前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中。


施姸安接著說,其實不僅是目睹寵物意外死亡,面對毛小孩生老病死,飼主也會有極大的自責愧疚,大多數寵物壽命一定會比飼主短,陪伴生活10年最多20年,已經把寵物當作家人,看著寵物老化或生病,身體狀況越來越糟,最後不得不選擇安樂死,也很容易把責任歸咎在自己,難以走出失去傷痛。


施姸安強調,個案在目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當親身經歷、目睹到威脅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有4個典型症狀可以判斷:不斷經驗創傷事件感覺、逃避、情緒麻木、警覺性增加,且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並且,面臨寵物離世的傷痛也有類似狀況。


如何幫助類似經驗病患?施姸安提醒,可先用藥物緩解生理不適症狀,例如抗憂鬱與焦慮藥物,讓病患可以行為漸漸正常,再由專業心理諮詢,協助認知重建,幫助找出不合理的信念,採取更實際的想法和行動來平衡情緒,最後家人與朋友瞭解到病況時,陪伴非常重要,但一定要記住不一定要口頭勸導。


施姸安特別說,患者在傷痛時期,心情平復需要時間,勸說話語有時很難聽進去,但親友陪伴非常重要,因此要讓患者感覺有人在身邊,例如在生活難以自理時,協助打掃家裡,或幫忙維持生活作息,有時也可以改變一下患者家中擺設,讓家裡不容易「舊景重現」,當患者想要說說話時,也只要當個聽眾就好。


最後施姸安提醒,當親身經歷或目睹創傷,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倘相關狀持續未改善,應當留意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經由自我檢測表初步評估。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也是很重要的課題,若傷慟反應及症狀持續時間太久,應儘早向專業醫師求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8歲的邱姓患者,連續發燒7天仍沒退燒緊急到醫院掛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診斷出「肝膿瘍」,又因臀部注射退燒針劑,竟然在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合併「壞死性筋膜炎」。 肝膿瘍合併壞死性筋膜炎並不常見 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明印表示,「肝膿瘍」合併「壞死性筋膜炎」是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劉先生104年12月接受縮胃繞腸微創代謝手術,目前手術後11個月身體狀況非常好,手術前BMI 25.6 (身高170公分,體重74公斤),劉先生本身有糖尿病多年,並有高血壓、高血脂問題,還有因重症肌無力而需要定期服用類固醇。外表整個人乍看之下沒問題,但其實身體已經亮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歲女童,晚上突然咳嗽與嘔吐,只要一吃東西就吐,連喝水也吐,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拿藥回家吃藥後就讓女童就寢,沒想到半夜突然發燒到39度,吃退燒藥退燒;隔天早上除了嘔吐外,還伴隨拉肚子症狀,體溫持續升高,吃了退燒藥卻不見改善,且嘔吐狀況更加明顯,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0多歲的上班族,每逢到了秋冬季節,心情就會不振,常感到無精打采,三不五時就請假,甚至胃口大開整個人都胖了一圈,直到赴精神科檢查後,確診罹患典型季節性憂鬱症,所幸透過藥物治療,配合改變生活習慣,像是多至戶外走動,多曬太陽等方式,數週後症狀已逐漸舒緩。 血清和褪黑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