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8享孕週開跑 彰基大跳袋鼠舞率先響應

2018享孕週開跑 彰基大跳袋鼠舞率先響應

(健康醫療網 /記者田柏升報導)

2018享孕週開跑  袋鼠舞成焦點

台灣生殖醫學會和台灣生育醫學會合作共同推廣「享孕週」活動即日起開跑,今年以【把握黃金35 袋來抱抱好幸福】為主軸,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率先響應,熱情的醫師和護理師在百忙之中抽空大跳袋鼠舞,摸摸腹部,抱抱寶寶,呼籲國人把握黃金生育期,一圓求子夢。

晚婚晚育 35歲以上產婦首胎佔比增2倍

教育程度提高、工作忙碌現況,讓晚婚晚育成為現代社會的寫照。根據內政部統計,2008年至2017年十年間,35歲以上婦女生第一胎的佔比從原本的4.6%上升到10.7%,增加了兩倍之多。隨著年齡增加,夫妻精卵老化,如果伴隨其他生理狀況,懷孕機率也會有所影響。

35歲是生育的重要分水嶺,一旦超過35歲女性的卵巢功能開始走下坡。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蔡鴻德主任舉例解釋,35歲時可能兩、三個胚胎中有一個是正常的,但40歲以後,五個胚胎中可能只有一個是正常的,不正常比例會越來越高,所以就不容易懷孕,也很容易流產。

高齡產婦生育風險增 應積極求醫

蔡鴻德部長表示,台灣35歲還未生子就叫高齡產婦,生育寶寶的各種風險都會增加,譬如染色體異常機率等。因此,35歲以上還未生育的夫婦應該更加積極尋求醫生幫忙並接受治療,不應一天打漁三天曬網,或者相隔很久才能下決定要好好接受治療,當然也有很多人懷抱著順其自然試試看的心態,最後都因此蹉跎了黃金生育期。

許多夫妻求子路上,可能會遇上難孕、不孕的問題,而求子備孕行為多元,最常見備孕方式有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和中醫調理,但真正到不孕專科求助的夫妻寥寥無幾,繞了太多遠路,反而有可能擔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醫師最後也呼籲,夫妻應該要一起接受不孕檢查和治療,夫妻共同克服困難,早日求子成功,共享天倫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改善國內器官供需失衡的困境,縮短民眾器官移植的等待期,衛生福利部發布「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參考指引」供全國醫療機構施行參考,適用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的末期病人,同意撤除維生醫療且願意器捐者,在心跳停止5分鐘後可施行無心跳器捐。心跳自然停止 應有5分鐘觀察期衛福部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2分鐘就有1個孩子被診斷為癌症,其中血癌更佔了1/4,且是台灣常見的兒童癌症第一名。一名一歲三個月大的陳小弟,因為右眼一直流眼淚,加上眼球突出、眼壓升高,原本以為只是長針眼,一個月後,除了右眼下方4 x 3.8公分大的腫瘤,脖子上的淋巴甚至腫到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大腸癌目前已十度蟬聯癌症榜首,臨床研究發現大腸癌與家族遺傳有關,羅東博愛醫院就出現母親與子接連罹患腸癌,舅舅擔心自己有家族遺傳風險,趕緊到醫院檢查,照了大腸鏡,也發現腸道右側長腫瘤。醫師余盈輝指出,若家族三等親內曾有親人罹患大腸癌、出現家族性群聚狀況,就該提高警覺。男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