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妝網紅崔咪挺過乳癌 重建手術不再為「少奶奶」所苦

美妝網紅崔咪挺過乳癌 重建手術不再為「少奶奶」所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70歲陳姓阿嬤是「少奶奶俱樂部」成員,確診乳癌之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術後在醫師建議下,完成行乳房重建手術,因為她退休後最大的休閒與生活樂趣就是至陽明山泡裸湯,恢復乳房外觀,她自覺人生才真正圓滿。


「乳房重建不分年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歐陽賦表示,許多乳癌患者切除乳房之後,個性變得封閉,缺乏自信,甚至不敢與另一半坦誠相見,人生變成黑白。


乳癌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平均每4名新增女性癌友,就有1人罹患乳癌,2017年就新增1萬3965名女性乳癌患者,每年近7,000名患者接受乳癌切除手術,但其中只有25%接受乳房重建,等於每年約5,000多人變成「少奶奶俱樂部」成員。


時尚美妝達人崔咪一度也是「少奶奶」,2017年底接受乳房檢查時發現惡性腫瘤,腫瘤達7到8公分,手術切除、持續化療、放療,淋巴部位仍有癌細胞擴散,必須持續放療。


遲至今年7月,完成放療療程,皮膚恢復穩定,接受乳房重建,她表示,重建手術代表著身體終於要復原的重要里程,這讓自己圓滿多一點,重新開始健康人生,能夠逐一實踐生命中尚未完成的願望。


美國與韓國乳房切除後重建比例超過5成,但國內大部分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後,卻並未選擇乳房重建,高醫癌症中心專任主治醫師張智皓分析,這與病友未獲得完善的衛教知識與周遭親友的意見影響有關。


張智皓提醒,乳癌患者應多留意乳房重建資訊,並與醫師討論,如條件許可,選擇重建乳房,恢復外觀,目前在重建手術以及義乳材質上均進步許多,提升安全性及術後效果。


例如,新一代組織擴張器已從早期的圓形進步到水滴型,讓重建後的乳房更能接近原有胸型輪廓,且不用外接導管,而採用羅盤磁力定位的方式注入食鹽水,增加舒適度與方便性。另外,張智皓提出「圓滿多一點,義乳安全3要點」:


1.矽膠義乳最好具備10年以上的美國FDA臨床追蹤研究,確保其長遠的安全性。並且參照台灣衛福部TFDA、歐盟CE、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3地的許可認證。


2.須具有針對乳癌病友使用後10年以上且百位以上案例數的研究報告,以檢驗植入物對病友的安全與穩定性。


3.如進行2階段植入重建,可與醫師討論,選擇水滴型或圓型的組織擴張器。注水擴張的途徑也有外接導管或新型磁力定位的方式注射。


張智皓指出,女性應該重視自己身體變化,多多關注乳癌預防、乳癌治療、乳房重建等衛教資訊,如不幸罹乳癌,建議乳房重建,幫助癒後重啟人生,圓滿多一點。


更多NOW健康報導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高散光近視族群拒絕惡視力 高降度角膜塑型片成新寵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以為自己是因為得了「媽媽手」,直到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前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原來是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e)。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有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手腕疼痛,俗稱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60歲的柯媽媽,在孩子一出生後,柯媽媽就把工作辭了,專心在家照顧孩子,直到最近與先生計畫過幾年就要退休,跟老伴說好要回歸2人世界。現在孩子都大了,也終於可以安心放下一些扮演媽媽的重心,開始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家庭主婦這個職業不會像公司一樣會安排員工健檢,所以先生約柯媽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菸商刻意採用各種行銷手法,設計新穎造型或添加不同香味料的產品,吸引青少年使用,已對青少年形成新的健康危機。我國十大死因有6項(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直接與吸菸有關,另4項與吸菸間接有關。打擊電子煙害 守護青少年健康108年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