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食譜★健康創意融入料理,天然蔬食更美味!

文/李青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組長)

 

現代人生活富裕,山珍海味應有盡有,這麼豐富又多樣化的飲食應該會讓人更健康才對,但忙碌的現代人,因環境的變遷和飲食行為改變的影響,忽略了飲食的重要性,導致營養不均衡、身體免疫力變差、體力衰退、提早老化等現象發生,這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答案是飲食的質與量不均衡。飲食應該講究質與量,均衡的飲食和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即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我們身體需要食物中的營養素來維持生命,這些營養素是醣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與水。日常活動的體力來自醣類和脂肪所產生的熱量;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與組織修補的必須原料;維生素與礦物質可以調節生理生化作用。食物的種類繁多,我們每天從六大類基本食物中,選吃所需要的份量:全穀根莖類1.5~4碗;蔬菜類3~5碟;水果類2~4份;油脂3~7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每日總熱量需求成年男性約1800~2000大卡;成年女性大約1500~1800大卡。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及多種抗氧化物質,不僅可增加身體的免疫力、減低心臟血管疾病及其他文明病對健康的威脅,從諺語的「每日一蘋果,醫師遠離我」,到「天天五蔬果,癌症遠離我」之說,就可知蔬果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然而,天天啃蘋果的效果有限;多種類、分量夠的蔬果,才是真正「養生保健」的祕訣。

 

《蔬食好料理:創意食譜,健康美味你能做!》這本書,可讓想食得安心的人輕鬆地回家嘗試,將健康的創意融入料理,讓「當令、當季、當地」的天然蔬食變得更美味,享受更時尚樂活的低碳環保生活。跟著本書的步驟嘗試料理,你將會發現原來要讓身體健康,是這麼簡單就可做到的事,而且也不需要花大錢買一堆健康食品,因為蔬菜和水果就是最好的健康食物。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喜歡煮飯的人,常常會落入一個腦筋打死的境地,那就是覺得不管做什麼都一定要先參照食譜才行,肉不管幾克、鹽不管幾匙都一定要和書上寫得分毫不差,不然就會覺得做的菜不夠好吃專業、沒有安全感。 然而,廚藝就像其他藝術一樣,越是戰戰兢兢地照本宣科,做出來的成品就...

閱讀詳情 »

近幾年來不管是為了追求健康還是講求環保愛地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慢慢加入素食行列,不管是鍋邊素、蛋奶素還是海鮮素等流派,每個人都為地球盡一份微薄的心力。 不過一直以來素食者依然是屬於少數族群,讓大家普遍對吃素的人抱有相當好奇感,前陣子鄉民一篇詢問「長期素食對身體健康有副作用嗎」的文章在PTT上引發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