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6歲的銀行員小珊,從大學時就不滿意自己的鼻子與凹陷的雙頰,臉頰較無膨潤感,常常被人以為是同學的大姊。畢業後進入銀行業服務,因為需要與客戶討論理財規劃,但卻被客戶問「妳昨晚有睡飽嗎?」,客戶質疑的眼神,讓小珊覺得挫折又煩惱,於是前往醫美診所諮詢。職場需要「好人緣」面...
閱讀詳情 »2017年12月15日
白內障霧茫茫! 女醫師替母手術守護金工技藝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近10年來,銀髮族罹患白內障的人數成長近5成,換言之,半數銀髮族深受白內障所苦。一名65歲的莊媽媽是名工藝精湛的金藝工匠,負責打造、修補金飾,近兩年來,她常常覺得視力模糊,甚至無法精準焊接金飾。身為眼科醫生的女兒替媽媽檢查後,發現她罹患白內障,建議手術...
閱讀詳情 »「木耳」對心血管的調控,很有幫助!但泡太久,吃了會中毒?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木耳是近年崛起的養生食材之一,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與抗凝血物質,對心血管的調控,有很好的效果,加上熱量很低,許多愛美的女性,也會用它來控制體重,成為熱門的飲品。 只是,最近也聽說,在泡發木耳的時候,如果泡太久,就會泡出有毒的物質,如果再把泡過的木...
閱讀詳情 »造福「肝」苦人! 二線口服標靶接軌延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衛福部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肝癌不僅位居第二,且每年新增病例更超過萬人。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早期幾乎沒有任何徵兆,等到症狀出現時,通常已是晚期,因此錯失最佳治療黃金時機;然而,晚期肝癌患者就像身體藏了顆未爆彈,若不趕緊接受正確的治療,隨時都可能送命。所幸,目前針對晚期...
閱讀詳情 »藥品生產履歷線上查 民眾用藥更安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安、藥安問題頻傳,國內本土胃散製藥廠率先實施「藥品生產履歷」,今年11月開始提供線上查詢服務,民眾只需要輸入產品批號,就能查詢藥品的原料來源、檢驗資訊,保障民眾用藥安全。食安、藥安事件頻傳 決定公開原料資訊近年來,國內陸續發生食品違法使用工業級原料,或是藥品出現偽劣藥...
閱讀詳情 »志玲姊姊捐贈支氣管鏡系統 台大病童受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人美心更美!聖誕節前,藝人林志玲慷慨送給台大兒童醫院一份大禮,她捐贈一台電子式支氣管鏡系統,這份耶誕禮物溫暖了所有重症孩子的心。林志玲說,捐贈兒童醫院醫療儀器能為孩子換得無價的健康,是她生命中最好的投資。林志玲到病房探視 病童勇敢下床此外,林志玲特地親自到病房探視小朋友...
閱讀詳情 »一針就給你治到好!新流感神藥現蹤 秒殺生活4大痛苦
文:R夫人 天涼好個秋?拜託!一點都不好,隨著天氣進入秋冬,氣溫開始忽冷忽熱,流感病毒也開始發威。據悉,光去年罹患A型流感H1N1病毒的人,就佔就診求醫人數八成,各醫院自春節開始也人滿為患,導致各地停班、停課消息層出不窮,讓人聽了心慌慌。顯見流感不僅為生活帶來諸多不變,重症嚴重性及傳染力也都不容忽...
閱讀詳情 »黑便 想嘔吐,小心胃癌!預防的關鍵在於...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5年來,癌症始終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又以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胃癌最為常見。其中,胃癌又以亞洲人發病的機率最高,且隨著年紀增長,風險就遞增,不得不注意! 飲食是首要關鍵 所謂「病從口入」,不當的飲食習慣正是百病根源,胃癌的形成更...
閱讀詳情 »吃到菜蟲算不算破戒?只有素食者才懂的迷思與困擾!
近幾年來不管是為了追求健康還是講求環保愛地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慢慢加入素食行列,不管是鍋邊素、蛋奶素還是海鮮素等流派,每個人都為地球盡一份微薄的心力。 不過一直以來素食者依然是屬於少數族群,讓大家普遍對吃素的人抱有相當好奇感,前陣子鄉民一篇詢問「長期素食對身體健康有副作用嗎」的文章在PTT上引發熱...
閱讀詳情 »他反覆流鼻血 竟是第三期鼻咽癌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鼻咽癌第三期 印尼漁工治療後良好來自印尼的一名漁工Wanto,一年以來陸續出現流鼻血症狀,偶爾有耳朵悶塞現象,直到發現自己頸部異常腫大,才就醫檢查,醫師初診時認為異常應為腫瘤,進行內視鏡檢查後,確診為第三期鼻咽癌;經緊急安排2至3個月療程,包括電療配合化療,目前療程順...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