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元旦起「打滿2劑才准開工」再擴大3類人! 監獄、殯葬場也入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先前公布24類場所工作人員之後,要求明年1月1日起必須「打滿2劑疫苗」才准上工的範圍再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下午公布第二波名單,除了第1、2、3、7類對象之外,還把矯正機關工作人員、殯葬場所工作人員也全部劃入。如果屆時沒打滿兩劑疫苗,就必須每周自費篩檢才能上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由於Omicron新型變異株的威脅增加,為積極防範社區傳播風險,明年1月1日起,再針對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權管場所場域的工作人員及從業人員,只要是屬於維持醫療及防疫量能者、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即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第1、2、3、7類對象),以及矯正機關、殯葬場所工作人員等,要求打滿兩劑疫苗。

陳宗彥強調,新制全是因為這些工作或服務性質具有「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特性。

指揮中心公布須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2劑的第2階段人員如下:

1、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權管場所場域之人員,維持醫療量能者、維持防疫量能者、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即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第1、2、3、7類對象)。

2、矯正機關工作人員

3、殯葬場所工作人員

指揮中心提醒,上述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權管場所場域工作人員、從業人員皆應接種疫苗2劑且滿14天(最晚應於12月17日前接種第2劑疫苗);新進人員於首次服務前,倘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且滿14天,應提供自費3日內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

另外,如果人員曾為確診個案,且持有3個月內由衛生機關開立之解除隔離通知書者,可暫免檢具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惟應於解除隔離滿3個月後,儘速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新進人員並應於首次服務前,提供自費3日內PCR檢驗陰性證明。

指揮中心指出,如果人員經醫師評估且開立不建議施打COVID-19疫苗證明或個人因素無法施打者,須每周1次自費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後,始得提供服務,新進人員並應於首次服務前,增加1次自費3日內PCR檢驗陰性證明。

元旦起「打滿2劑才准開工」再擴大3類人! 監獄 殯葬場也入列 元旦起「打滿2劑才准開工」再擴大3類人! 監獄 殯葬場也入列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0本土清零沒破功! 單日僅增5境外「3人打過BNT或科興疫苗照中」

4成境外移入沒打滿疫苗! 陳秀熙提「國門加鎖」打兩劑才准進台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洪寶山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不婚、不生或是晚婚、晚生,不婚不生是因為覺得自己一個人過得更快活,或覺得養個孩子負擔太重,所以即使結了婚也選擇不生,而晚婚晚生則是因為年輕時專注於事業,或是忙著充實自己的人生,到了想定下來的時候只能是晚婚晚生了。 不論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選擇不婚、不生或是晚婚、晚生,這個現...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罹患癌症的那一刻開始,病人心境上的轉變,內心所承受的壓力,是任何人都無法體會的,家屬能做的,就是給予心靈上的支持與陪伴,並與醫師商討正確的醫療對策。 癌症治療方法有很多種,目前的療程為何?針對不同的疾病,治療的順序、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嗎?  ...

閱讀詳情 »

 文 林翠玲 圖 網路拍攝 慢性腎臟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台洗腎人口突破8萬人,平均每名洗腎患者花費60萬元,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但存活率卻逐年遞減,五年存活率僅56.2%。推估全國約有200多萬患者,平均每8個成年人就有一人生病。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就診時才得知自...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春慧 在健身房運動一個小時你會覺得通體舒暢,當你運動到兩個小時時,你會感到飢餓,覺得自己能吃掉冰箱里一半的食物。然而,運動和減重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不同運動對食慾的刺激程度顯然也是不盡相同的,每個人運動之後體重減輕多少也是因人而異的。 一項最新的研究對16名年輕的健康男性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