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先發燒畏寒、後失眠心悸 女打新冠疫苗副作用竟持續快一個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正在拚衝高新冠疫苗接種的涵蓋率,好一點降級解封,但打完疫苗的副作用,有人卻不舒 服了將近一個月!奇美醫院就收治一名40歲女性,在施打AZ疫苗後,先發燒畏寒,後失眠、心悸加重,症狀持續將近一個月,只好求助中醫門診,在中醫師協助調養之後,不舒服的感覺才獲得緩解。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表示,問診發現,原來該女有早發性的停經且心律不整、運動後容易頭暈的困擾,常常工作壓力大、肩頸僵硬痠痛、長期失眠症狀,以中醫觀點來看,屬「陰虛氣滯」的體質,在用藥滋陰安神、疏通氣機之後,不舒服逐漸消失。

事實上,中醫門診近期就陸續有民眾因擔心疫苗注射後的不適而上門詢問。醫師統計,常見的困擾,除了局部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還有畏寒、發燒、疲倦、頭痛、肌肉酸痛等似感冒症狀,也可能出現皮膚的過敏反應,例如搔癢、紅疹,或者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表現。

梁祐爾說,要避免疫苗注射後的不舒服或者嚴重副作用,中醫會是好幫手,中醫的治療方針,是糾正人體被激活免疫反應後的失衡狀態。中藥在抗炎、解熱鎮痛的同時,亦可以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有助於調理消化功能及調整神經系統的活動。

梁祐爾指出,輕度的新冠肺炎疫苗副作用症狀其實和流感疫苗雷同,中醫的解讀並無不同,會根據病人個別體質及症狀進行治療。注射前多扶正益氣;注射後類流感症狀,以溫通宣發、或解熱藥物,來有效緩解;針對胃腸道及皮膚過敏,中藥可透發紅疹,理氣化濕改善噁心、腹脹、腹瀉;而針對注射部位軟組織發炎而產生的緊繃腫脹,用針灸來鬆解,皆有不錯的療效。

梁祐爾提醒,疫苗注射後發生的副作用症狀,與病人原先體質相關,為避免同時感染流感而增高新冠肺炎的重症、死亡風險,建議高風險族群儘早施打流感疫苗,若是害怕副作用,注射前後可尋求中醫師的諮詢、診察,切勿擅自到藥房抓藥或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若是出現呼吸困難、心悸胸痛、意識及活動下降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吃黑糖就是養生? 她喝咖啡、泡茶必添一大匙害自己早罹糖尿病

熬到戶外可脫口罩了卻沒臉見人? 醫曝3行為恐害「口罩痘」大爆發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諮詢專家/林芷瑄營養師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春燈節,為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根據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通常元宵為在曆正月十五,2022年元宵節日期是2月15日,正月十五是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一元復始、大地回春夜晚,慶祝新春的延續,民間熱鬧慶祝也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見眼藥膏、肝病用藥出包得回收!食藥署今(1)日上午一口氣公布2項藥品回收警訊消息,包括「“溫士頓”鹽酸四環素眼藥膏」,不但藥品顏色異常變色,且經檢驗主成分含量不符規格,有1.2萬支啟動回收;另「”台裕”久克坦注射液(硫辛酸)」安定性試驗...

閱讀詳情 »

48歲黃小姐於右臂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覺得右腋下腫腫卡卡的,再仔細一摸,不只是腋下的淋巴結腫大,連右乳也有腫塊的感覺,她想起疫苗可能產生血栓的副作用,於是就醫檢查,沒想到不是打疫苗引起血栓或淋巴結腫大,第三期的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乳房腫瘤5公分,淋巴結腫瘤3.2公分,推估腫瘤至少已有數個月之久,只...

閱讀詳情 »

  止痛藥是不少人常自行因需求使用的藥品,很多人也常問,「止痛藥到底傷哪裡?」回答這個問題前還是說一句老話,大部分的藥物不是肝代謝就是腎代謝,勢必會對肝臟、腎臟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負擔,但也毋需因此拒用,大部分依據醫師或藥師指示下使用的止痛藥都是安全的。   止痛藥用多了,真的會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