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視網膜母細胞瘤」奪幼童眼球 當心2大症狀

罕見「視網膜母細胞瘤」奪幼童眼球 當心2大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未滿2歲小女嬰原本化療控制眼癌,腫瘤卻在近期急速長大,家長只好從高雄北上彰化,跨縣市求醫忍痛摘除眼球換命。甫從高雄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轉任彰基醫學中心眼科部主任的張丞賢醫師表示,如果手術夠早,「視網膜母細胞瘤」還完整包在眼球內,患病的小朋友都可以一直追蹤到長大成人。

視網膜母細胞瘤 罕見兒童眼部癌症

彰基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士忠醫師表示,「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罕見的兒童眼部癌症,通常發現於一至四歲的幼兒;依據兒癌基金會統計,每年發生率約為每2萬個新生兒就有一個,男女性別的發生率並無差別,超過9成的病例於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

斜視及瞳孔異常要注意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達9成

王士忠醫師說明,其常見症狀有兩種:斜視及瞳孔異常,小朋友的瞳孔會像貓眼般折射光線。如果能在病發初期診斷出來,那麼治癒率也可高達九成;另外,通常這類患者約有四成患者兩眼都會出現腫瘤,有些是同時出現,也有病例是一眼先發生,另一隻眼隨後出現同樣的腫瘤。

治療方式多元 眼球摘除並重建眼窩

張丞賢醫師解釋,二十年前最推薦的治療方式,就是將整個眼球包著眼癌一起摘除,再重建眼窩恢復外觀。而目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多元化,有動脈灌注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等;彰基經驗豐富的眼整形團隊,可以執行眼球摘除並且重建眼窩,讓小朋友面部發育正常,容易放入精美的義眼片,讓人無法分辨真假。

出現紅腫疼痛症狀 腫瘤恐已長大

王士忠醫師提醒,小嬰兒無法告訴我們視覺上的變化,所以要非常早期發現眼內有腫瘤不容易,家長要多多觀察,有時候在某些角度會發現小朋友瞳孔是白色或是反光不對,有時候因為視力喪失而斜視,如果病人已經有紅腫疼痛的症狀,通常腫瘤已經長得很大很飽滿,如有異常請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夾擊,流感疫苗+多合一疫苗,爸媽更安心!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強烈猛劈世界衛生組織(WHO),除宣佈退出外,也說將另籌劃世界級公衛組織,假若計畫成真,台灣是否能加入其中,今日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表示,屆時將與台灣討論參與意願,也強調台灣對世界衛生貢獻。 美退出WHO仍須時間 新公衛機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這次疫情帶來了傷害,也給了人類自我反省的機會,全球越來越多的企業、有影響力的設計者因應疫情過後的新經濟模式,已經跳脫既有的經營模式框架,用前瞻嶄新的思維,用環境友善、地球友善去思考後疫情時代下產業設計的方向。台灣工業設計教父謝榮雅於8月7日晚上8點7分舉辦線上直播分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衛生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今(10)日14時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衛福部疾管署),與台灣衛福部部長會面,共同見證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美國在台協會(AIT),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加強台美醫藥雙邊合作。 衛福部表示,台灣與美國醫療衛生領域合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五十多歲女性患者A女士,三年前診斷為乳癌後接受12次化學治療,以歐洲紫杉醇與卡鉑為主。在化學治療期間,經客觀性末梢感覺纖維測試發現,其手部重度感覺喪失及足部深層壓力感覺喪失,進而至安南醫院中醫部門診接受針灸治療,手腳保護性感覺皆有逐漸恢復態勢,持續再治療一段時間後,足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