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出現3多1少症狀 應留意糖尿病前兆

  1名9歲女童因發燒嘔吐就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經服藥後症狀緩解,但過2天家屬卻察覺她的活動力下降,腹痛且呼吸急促,到台北慈濟醫院掛急診,兒科部醫師謝秀盈詢問病史得知,女童1個月前開始有多喝、多尿的現象,體重2周內下降約4公斤,抽血發現血糖值高達423mg/dL,且血中有酮體,診斷為糖尿病併發酮酸中毒,造成身體大量脫水,緊急安排住院治療,避免女童昏迷甚至死亡的危機。

  謝秀盈指出,一般熟知的成年人糖尿病多為第2型,而第1型糖尿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於40歲前發病,許多患者甚至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發病,台灣的發生率較歐美國家低,約為1.5/100,000,患者的兄弟姊妹罹病機率為5%,同卵雙胞胎則高達50%。

  研究顯示,第1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某些特殊的遺傳體質,加上後天如氣候、飲食、病毒感染等刺激,誘發免疫失調,產生破壞胰臟的自體抗體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初期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的「3多1少」症狀,患者所攝取的糖分,因缺乏體內胰島素導致細胞無法吸收利用,脂肪會被轉換成能量而形成酮酸,另外血糖因無法被細胞吸收持續飆升,尿中糖分也隨之上升而有多尿甚至脫水的症狀,就會累積更多乳酸和酮酸導致酮酸中毒。

  謝秀盈表示,第2型糖尿病也可能引發酮酸中毒,但比例上較少見。酮酸中毒的表現包括腹痛、噁心、嘔吐、呼吸急促、嗜睡等,患者同時合併有嚴重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病程發展快速,若無立即治療,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心律不整甚至昏迷死亡。如果抽血檢查測得血糖值大於250mg/dL、有代謝性酸中毒且血中有酮體,確診為酮酸中毒後,住院治療時會緩慢大量的補水、注射胰島素,脫離危險期後會給予患者及家屬飲食衛教,並需終生施打胰島素穩定病情。

  近幾年來第1型糖尿病的患者有年輕化的現象,由於「3多1少」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患者大多是出現酮酸中毒症狀緊急送醫後才被診斷出來。謝秀盈提醒,有7成患者約9歲時發病,年紀最小是1.5歲,很多家長誤以為初期嘔吐、腹痛症狀是急性腸胃炎,因此注意「3多1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另外建議避免過甜飲食,減輕胰臟負擔。患者確診後,只要規律注射胰島素及飲食,控制好血糖,防止視網膜、腎臟、神經等糖尿病變,仍可維持正常生活。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牌子香港腳藥「安皮露」出包!食藥署今(3)日公布最新藥物回收資訊,先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安皮露 ONPYLU」因為主成分之一的碘化鉀,含量測定結果全都超過核准規格,恐怕對患部太過刺激,共有8批、5.9萬瓶得全部回收;食藥署掌握這些成藥已經全部流入市面。 出問題...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入境台灣居家檢疫鬆綁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宣布,自5月9日零時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正式縮短為7天,並維持第8天起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正式實施居家檢疫「7+7」,並在第7天執行1次快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已經上路,一劑百元的價格,卻讓不少民眾還是喊貴,頻頻拿國外售價要求政府該想辦法再便宜一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回應,「能越便宜,我也不反對」,但陳時中強調,若都是免費或非常非常便宜,他也擔心會出現有囤積的情況。 快篩實名制目前販...

閱讀詳情 »

17LIVE正推出誠實週活動,昨5/2(一)亞洲統神張嘉航應邀加入播出《阿航之聲特別篇》,直播上線和大家回顧盤點「那些年政治人物荒腔走板的芭樂票」,並開放Call in和大家直播連線互動,粉絲關切統神和哥哥國動日前火爆的吵架事件,不少粉絲鼓勵統神多讓兒子晨晨開實況玩遊戲,頗有接班老爸人氣實況主的人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