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

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每到寒暑假,許多家長便帶著小男生到小兒外科門診求診,主要訴求是「割包皮」,但多數案例經醫師檢查後,狀況正常並不需要手術。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表示,包皮是用來保護陰莖,但有些家長認為,小嬰兒時期就該讓龜頭早早露出,以便出人頭地,但其實是揠苗助長的行為。

陳肇真指出,家長常認為小孩的龜頭應該早早露出,生殖器會長的較大、功能較好;同時也覺得,包皮會藏污納垢,因此經常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清洗後再將包皮蓋回龜頭之上;然而,此作法會將較窄的包皮口,強行通過較寬的龜頭,會容易造成包皮口附近裂傷,當裂傷癒合結疤後會形成瘢痕。

其實,包皮的作用是用來保護龜頭,嬰幼兒的包皮與陰莖龜頭有一層薄紙狀的沾黏,這時期並不適合將包皮後拉露出龜頭,否則會使皮膚剝離造成出血、結疤和包莖。陳肇真提醒,沾黏的部位不會藏污納垢,不需要特別露出龜頭清洗。到了幼兒期,兒童間歇性的勃起和脫落的包皮屑,會將包皮內層和龜頭自動分開。根據經驗,有三分之二男孩,到6歲時仍有部分沾黏,但若無不適症,應不需包皮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需要動割包皮手術,多半是包皮龜頭炎、膀胱輸尿管逆流、包莖嵌頓,包皮口狹窄導致氣球現象排尿不順。至於有人主張,割包皮可減少性伴侶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目前並未有前瞻性研究結果可支持。

割包皮引起後遺症的機率低僅有0.2%,但有些狀況仍需留意,陳肇真提醒,若切太多會造成傷口裂開、出血、尿液滯留、陰莖龜頭傷害和尿道皮膚廔管;切太少則容易有贅皮;包皮與龜頭間的緻密沾黏,造成勃起疼痛等。建議找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手術,提前釐清手術的適應症、禁忌症,並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7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整理報導】首批90多萬劑BNT疫苗於9月2日清晨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於9月中旬學校集中開打,對象為12至17歲學生,從高年級往下接種。如第2批能夠早一點到,屆時連18至22歲大學生族群也能同時施打。 根據頂尖期刊《自然》發表的1項英國研究,其重點探討BNT疫苗在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日上午7時,台灣首批輝瑞BNT疫苗終於抵台,媒體報導,疫苗上機前掛上印有「复必泰」與「上海复星」布條,到台灣後有工作人員登機取下才讓疫苗卸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有此事;另外,陳時中邀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解除檢疫後,一起迎接第2批,暗示下周將再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媒體報導棒球名將「萬人迷」-前兄弟總教練王光輝癌逝,據家人透露,王光輝自去年季末檢查即確診肝癌末期。癌症蟬聯39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肝癌為癌症死亡率第2位,因為早期患者通常沒有症狀,易被忽略,被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又稱為沉默的殺手。肝癌早期無症狀 腹痛、疲倦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4歲胡先生入伍體檢時,意外發現腎臟長出多顆囊腫,確診為多囊腎遺傳性疾病,而這也解釋為何他的奶奶40多歲就死於腎臟衰竭,當時50多歲的父親就必須洗腎,而他也將面臨終身洗腎的厄運。 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輔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高芷華表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正式病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