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看牙不嚎哭 職能治療解憂愁

兒童看牙不嚎哭 職能治療解憂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帶孩子看牙醫這件事總是讓父母相當頭疼,常有孩子看牙醫時會掙扎亂動,導致牙醫師不易治療,另外臨床上也發現發展障礙的兒童經常有蛀牙的困擾,再加上較難配合牙科治療,經常到後期已需要全身麻醉做全口重建。若能透過與職能治療合作,扎實做好預防保健,施以口腔減敏運動或在復健時做好心理建設,也能讓牙醫師更好處理口腔狀況

職能治療 助病人回歸生活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過去一年職能治療師在參與社會各項服務時不遺餘力,特別是在八仙塵爆、0206南部地震後,職能治療在創傷的急性期或恢復期都有積極介入。因為職能治療師對於病人身心復健的協助,除了可提供壓力治療的專業的評估和建議外,更可以提供病人未來在重回職場的準備與訓練,提供輔具與職務再設計,讓病人盡早重回原來正常生活與角色。

發緩兒童蛀牙機率高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童牙科主任黃慧瑜醫師在研討會中提到,臨床上有許多發展障礙的兒童常為受忽視的齲齒中度風險族群,且在牙科治療檯上需要做較多的關心與技巧,才能完成牙科的治療。因為發展遲緩兒童受限於其生理因素,日常的口腔清潔習慣建立卻較一般兒童困難,其原因包括有口腔敏感無法配合刷牙,習慣將食物含著口中不吞嚥等因素,再加上發緩兒童的行為可能無法配合一般牙科治療,就醫的困難及家屬的忽略儘早就醫造成發緩兒童未治療的齲齒率較高,也經常必須依賴全身麻醉來完成全口重建治療。

透過職能治療 提供全方位照護

黃慧瑜主任表示,對於發緩兒童的口腔健康策略,兒童牙科除分析其齲齒風險外,亦可提供家屬預防性的口腔照護觀念,及協同早療團隊評估其口腔功能,提供整合性的口腔健康與功能建立。未來期望和職能治療合作創造新藍海,亦即牙科如能納入發展遲緩兒童評估及早期療育體系,透過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的協助,如兒童口腔減敏按摩,可提供發緩兒童全方位的照護,讓孩子健康微笑,快樂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節假期就要結束了,上班族準備重返工作崗位,許多公司要求員工上班前要先做好居家快篩,以防年節期間圍爐團聚或外出遊玩時,曾去過確診者足跡熱區、曾接觸過確診者或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確保沒有染疫的風險。 食藥署提醒民眾,隨時關心自己身體狀況,如有需要可至超商、藥妝店或藥局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親子鑑定,這個名詞乍聽之下好像只會出現在灑狗血的連續劇之中,也使得當提及這項檢驗時,往往民眾會將其與「私生子」聯想在一起。現今親緣鑑定的運用除了連續劇中會出現的遺產爭奪場景外,在戶政方面運用也大幅的增加。例如事後幫小孩申報戶口、更改生父生母或更改姓氏或是打算申請依親移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900年,根據美國統計,人類壽命只達49年。但到了 2005年,人類平均壽命,男性可達83年,女性則已達85年。目前高齡的普遍定義為65歲以上,根據目前統計,9成的人皆會進入高齡。醫界努力目標 進入老化衍生疾病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梁玉惠表示,在20世紀早期,如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6歲男童小祐(化名),在家中品嚐花生仁湯罐頭時,和弟弟玩耍跑跳,不小心倒吸一口氣,將含在口中的花生仁顆粒吸進氣管,隨即呼吸困難臉色發黑,在場的大人見此異狀,立即實施哈姆立克法,後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治療觀察所幸並無大礙。 ▲該名6歲男童的X光片底下發現肺部中仍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