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職能與物理復健 中醫大新竹附醫:把握黃金時期早期定期治療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一位僅四歲的女童,被診斷出腦瘤,開刀後腦神經受損,必須做中樞神經的復健,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賴宇亮建議給予女童職能與物理治療,透過治療師協助平衡軀幹,訓練肌肉能力強度,保持關節活動度,排除關節僵化問題,協助盡快恢復正常肌力和活動力,目前靠著定期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兒童職能與物理復健 中醫大新竹附醫:把握黃金時期早期定期治療
▲中醫大新竹附醫復健科主任賴宇亮強調,兒童復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行為改變、動作學習、認知治療與神經發展理論等,設計適合孩子遊戲或學習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經驗中進步,以提升孩童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基本學習能力。(圖/中醫大新竹附醫)

賴宇亮主任提到,該院收治一位年僅兩個月大的小嬰兒,父母親發現她的頭一直偏向另外一邊,求診復健科,經過診斷為斜頸,目前也在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由於嬰兒的頭頸比較脆弱,治療師也協助牽拉動作,讓小嬰兒修正斜頸,同時,治療師教導父母親協助改變餵食和遊戲動作等 ,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小嬰兒斜頸症狀。

賴宇亮主任表示,該院兒童職能物理室治療內容包括:物理治療(改善大肌肉群肌力、耐力、平衡、協調、張力等為主)、職能治療(提供精細動作、手眼協調、日常生活功能及感覺統合訓練等)、語言治療(提供語言表達、理解訓練、矯正構音異常或口吃等)。主要服務對象包含: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小兒骨骼肌肉異常、染色體疾病、心智或動作發展遲緩、智能不足、過動兒、感覺統合異常、其他各種先天性疾病導致之心智異常及發展障礙,以及小兒語言溝通困難與構音障礙、情緒調節困難、人際互動技巧不佳、學習困難、動作協調障礙、進食與吞嚥困難、等其他發展遲緩。

賴宇亮主任強調,兒童復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行為改變、動作學習、認知治療與神經發展理論等,設計適合孩子遊戲或學習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經驗中進步,以提升孩童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基本學習能力。

相關推薦

近日長榮航空發生3名機師完整接種2劑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確診COVID-19,外界質疑機組員是防疫破口。桃園市長鄭文燦今(5)日表示,機組員在第一線應遵守嚴格防疫規範,但也希望各界給予機組員關懷,不要標籤化,他也喊話中央,必要時讓機組員完成第三劑疫苗接種。鄭文燦表示,機組員站在防疫第一線,應該遵守...

閱讀詳情 »

波蘭政府捐贈台灣的40萬劑AZ疫苗今(5)日上午順利運抵桃園機場,外交部表示,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外交部政務次長曾厚仁及波蘭台北辦事處代理處長李波(Bartosz Ryś)特別前往機場迎接這批象徵真誠互助的可貴疫苗。波蘭政府4日宣布捐贈台灣40萬劑AZ疫苗,5日清晨6時16分左右,由長榮航空BR-6...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肢腫脹疼痛,當心是會要命的警訊!一名81歲老婦人,日常身體還算硬朗,唯一不足就是較少活動,日前左腿突然出現腫脹疼痛、還發紫,趕緊前往急診室就診,經緊急照會心臟血管外科,血管檢查與床邊超音波確認其股靜脈及髂靜脈都有嚴重血栓栓塞情形,診斷為急性廣泛靜脈血栓引起的罕見症候...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再拉警報,近日發生3名長榮航空機師完整接種疫苗後突破性感染,1名機師的兒子也染疫,就讀的北科附工緊急停課全校篩檢,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匡列接觸者,其中包含2名空服員,然而卻有聲浪質疑機組員是防疫破口。律師呂秋遠昨日就發文,直言現在需要的是將心比心不是獵巫,他更反問,「抹黑的人,是完全遵守指示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