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職能與物理復健 中醫大新竹附醫:把握黃金時期早期定期治療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一位僅四歲的女童,被診斷出腦瘤,開刀後腦神經受損,必須做中樞神經的復健,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賴宇亮建議給予女童職能與物理治療,透過治療師協助平衡軀幹,訓練肌肉能力強度,保持關節活動度,排除關節僵化問題,協助盡快恢復正常肌力和活動力,目前靠著定期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兒童職能與物理復健 中醫大新竹附醫:把握黃金時期早期定期治療
▲中醫大新竹附醫復健科主任賴宇亮強調,兒童復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行為改變、動作學習、認知治療與神經發展理論等,設計適合孩子遊戲或學習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經驗中進步,以提升孩童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基本學習能力。(圖/中醫大新竹附醫)

賴宇亮主任提到,該院收治一位年僅兩個月大的小嬰兒,父母親發現她的頭一直偏向另外一邊,求診復健科,經過診斷為斜頸,目前也在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由於嬰兒的頭頸比較脆弱,治療師也協助牽拉動作,讓小嬰兒修正斜頸,同時,治療師教導父母親協助改變餵食和遊戲動作等 ,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小嬰兒斜頸症狀。

賴宇亮主任表示,該院兒童職能物理室治療內容包括:物理治療(改善大肌肉群肌力、耐力、平衡、協調、張力等為主)、職能治療(提供精細動作、手眼協調、日常生活功能及感覺統合訓練等)、語言治療(提供語言表達、理解訓練、矯正構音異常或口吃等)。主要服務對象包含: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小兒骨骼肌肉異常、染色體疾病、心智或動作發展遲緩、智能不足、過動兒、感覺統合異常、其他各種先天性疾病導致之心智異常及發展障礙,以及小兒語言溝通困難與構音障礙、情緒調節困難、人際互動技巧不佳、學習困難、動作協調障礙、進食與吞嚥困難、等其他發展遲緩。

賴宇亮主任強調,兒童復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行為改變、動作學習、認知治療與神經發展理論等,設計適合孩子遊戲或學習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經驗中進步,以提升孩童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基本學習能力。

相關推薦

翻攝yinews、kstyle,示意圖   減肥太重要了,一個女性最重要的是曲線美而不是直線美。我在最胖的時候每天都假裝自己開心,告訴自己胖是一種福氣,有錢、生活好才能胖起來,可我知道其實我是最不開心的。由於胖想被「忽略」都忽略不了,連上捷運的電扶梯站右邊都會被後面的人「嘖」,好像我霸佔...

閱讀詳情 »

雞蛋的營養豐富且烹調方式多元,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的食材之一。然而,到底該如何挑選新鮮的雞蛋呢?建議買蛋最主要挑選外殼完整、無破損的雞蛋,蛋殼看起來霧霧、尺寸以中小型為佳。此外,買蛋最好盡快食用完畢,避免久放,才能吃到最新鮮的好滋味喔!  挑選雞蛋首重無破損,破損的雞蛋會大大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其次留...

閱讀詳情 »

翻攝mycookey   4月末5月初,雨水多、空氣濕度大,全家人都有可能面對濕氣侵襲身體的問題。 小編特搜老中醫提供三個可以供全家人飲用,解決濕氣問題的湯水,想預防的、改善情況的都可以用。這幾個祛濕的食療方給一般民眾帶來了很多福音,濕疹、便秘、口臭等等體內寒濕、熱濕的問題解決了很多,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