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腸胃炎吃「止瀉藥」沒效?  食藥署告訴你原因

兒童腸胃炎吃「止瀉藥」沒效? 食藥署告訴你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孩子出現腸胃炎時,千萬別補充運動飲料,小心可能使腹瀉加劇!食藥署表示,雖腸胃炎需要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使得許多人會喝稀釋的運動飲料,但因運動飲料糖分高,不僅可能會加劇腹瀉,加上稀釋後電解質含量不足,也無法達到補充電解質的目的,因此最好的方式應是赴藥局購買電解質補充液,且不需稀釋就可飲用。

嬰幼兒持續腹瀉 可換成無乳糖奶粉助舒緩

嬰幼兒出現腸胃炎時,因腸道中代謝乳糖的酵素遭到破壞,使得出現暫時性乳糖不耐症,有時甚至會持續數週。食藥署指出,若在急性期,部分醫師會建議江沖泡奶粉稀釋以降低乳糖,但養分與電解質會被稀釋,不適合長期飲用;若持續腹瀉,這時可換成無乳糖奶粉,且不需稀釋,營養成分與一般奶粉相同,實驗也證實長期喝並不影響小孩身高與體重。

兒童腸胃炎越早進食 有助縮短病程

食藥署說明,有時小孩即使腸胃炎,依舊吃得很多,導致拉的情況加劇,以新的觀念而言,其實越早進食,反而會使腸胃炎病程縮短,除非出現嚴重嘔吐時,建議先禁食,若口渴時則以水漱口或沾濕嘴唇代替,若禁食後,仍一吃東西就吐,且合併脫水症狀,則應進一步就醫,需施打點滴治療。

孩子出現腸胃炎別大意 必要時應諮詢專業醫師

此外,有部分家長認為醫師開立的止瀉藥不太有效,主要因強效止瀉藥會減緩腸道蠕動,促使病菌留在體內的時間更久,恐出現現毒性巨結腸症、腸道破裂等嚴重副作用。食藥署強調,因此若孩子出現腸胃炎時,千萬別亂補充運動飲料,必要時也應進一步接受專業醫師檢查與治療,才能避免症狀加劇。

【延伸閱讀】

推動骨鬆篩檢邁向國際標準 萬芳醫院獲SNQ肯定

指關節疼痛打字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也有嗜睡的現象嗎?其實造成嗜睡的原因較多樣性,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紓緩症狀;台南醫院耳鼻喉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林政佑指出,嗜睡主要是指在充足的睡眠下,仍有嗜睡的情況發生,像是開會、上課等,甚是伴隨著焦慮、煩躁情緒或說話速度變慢等症狀。醫師林政佑進一步說明,民眾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臨床上,治療坐骨神經痛患者,通常會先採以保守治療,除非症狀持續惡化,則再考慮是否透過手術治療;開業治療所院長陳俞州指出,坐骨神經痛主要是因神經受壓迫導致下肢疼痛,部分患者會有麻木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影響行走。坐骨神經痛的物理治療,包括運動治療、神經牽拉治療、腰椎牽引等;陳俞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苗栗縣衛生局預計在7月底前全縣配置300台俗稱「傻瓜電擊器」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傻瓜電擊器」具中文語音可引導操作替患者施救,適用於各年齡層,衛生局希望在危急狀況發生時,能派上用場救人。響應行政院衛生署推動公眾AED政策,苗栗市香火鼎盛的財團法人玉清宮耗資新台幣3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最新國人十大死因顯示,「自殺」雖已退至第11名,但仍是男性第十大死因。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呼籲民眾,一句貼心的問候,就能及時支持絕望的人走下去。若身邊親友曾有自殺史,更應提高警覺,積極傾聽,用心關懷。李明濱理事長指出,與2011年相比,2012年自殺身亡人數呈現略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