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青少年憂鬱 醫:父母家人理解陪伴是孩子走出憂鬱最大動力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兒童青少年憂鬱之就醫評估與治療是重要的,新竹臺大分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林建亨醫師表示,兒童青少年憂鬱之就醫評估與治療是重要的,尤其目前國內近五年來兒童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節節攀升,期待家長、學校、學童、與社會大眾對此議題有進一步的關心與認識。林建亨醫師說,最重要的是理解與陪伴,父母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更是支持孩子走出憂鬱情緒的最大動力來源。

林建亨醫師說明,兒童青少年的憂鬱可能是對生活的煩躁或焦慮,也可能是需要醫療診斷的憂鬱狀態,憂鬱狀態患者會呈現情緒低落、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動力、失眠或嗜睡、食慾變化、體力變得不好、沒有精神、動作與思考反應變慢、覺得無助無望、專注力降低、覺得有罪惡感、甚至有死亡的念頭或傷害自己的想法。

林建亨醫師表示說,憂鬱狀態可能是不同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的前驅症狀,所以需要精神科專科醫師做詳細的評估診斷。林建亨醫師說,兒童青少年憂鬱疾病有許多醫療層面的鑑別,需要謹慎處理,醫師透過臨床病程與精神病理的線索,若有臨床需求會再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由於兒童青少年的生理特殊與敏感性,也需要避免過多不必要的檢查帶來負向的影響。

相關推薦

中國新一波疫情熱點、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經過40多天的長期封鎖,終於出現解封曙光。從今天開始,藁城區全面下調為低風險地區,除了小果莊村等三個村莊繼續封閉式管理外,民眾可以在區內自由行動。當局定調,14天之後會再進行全面核酸檢測,如果都陰性,就能正式解封。(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捐巴...

閱讀詳情 »

緬甸政局動盪不安,中華航空昨今啟動一班台北往返仰光的救援班機,載回82名台商、僑胞。媒體今在疫情記者會上問及檢驗結果是否出爐,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82人當中有36人無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因此入境後在機場採檢,「都目前為止都沒發現有陽性,但是不是都檢驗完畢,如果明天結果就會公布」。莊人祥昨表示...

閱讀詳情 »

最快下週送抵國門的「牛津AZ疫苗」遭傳副作用多,在指揮中心今(22)日召開的記者會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回應,截至目前為止,並未見到牛津AZ疫苗比起其他疫苗副作用高的證據,將持續觀察。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針對施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與副作用,我國有相關補償辦法,不過相關補償,須通過預防接種專家做出認...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零新增確診的喜訊。指揮官陳時中今再度公布連續第二天零新增的好消息,不過也表示國外疫情仍嚴峻,因此秋冬防疫專案3月份將繼續實施,入境還是一樣需3天陰性證明、一人一戶居家檢疫,但3/1起高鐵開放飲食,飲食完畢仍要戴上口罩;至於台鐵是否跟進開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