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

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 入秋天氣變涼了,有些小毛病找上門,中醫告訴你食療保健和穴道按摩方法,讓你順順健康換季。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夏秋交替之間,天氣漸漸變涼、吹風也比較多,加上台灣的天氣夾帶著濕氣,又或者飲食吃冰吃甜,冰代表著寒、甜代表著溼,寒溼累積在人體。
外部環境的濕氣,或者與體內寒溼交互影響下,振心中醫診所院長葉妍廷認為,很多人在入秋時分出現過敏症狀,像是上呼吸道、皮膚過敏,年長者則是關節痠痛。但是葉妍廷也補充,相較於古代,現代環境的變化因素太多,季節時令和多方面的環境因素都應該考慮。

對應季節交替產生的上呼吸道疾病、皮膚過敏,葉妍廷提供食療解方與相應的穴位按摩位置。

〔上呼吸道疾病〕
像是慢性鼻炎、打噴嚏、鼻水、喉嚨有痰、微微咳嗽。保養要避免吃生冷甜食水果、多吃生薑、多喝熱水、多保暖。【推薦閱讀:鼻塞、流鼻涕,只是小感冒?醫師提醒,不治療恐致命

散寒除濕暖肺粥:溫肺化痰,解肌燥濕
材料:紫蘇3錢、桂枝3錢、杏仁3錢、花椒2錢、蔥白30g、生薑8片
作法:白米100g搭配水1.5L熬粥,加上鹽巴、適量調味飲用
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
照片來源:葉妍廷提供按摩穴位:合谷、印堂、迎香、魚際、啞門、天突、定喘、肺兪
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
〔皮膚過敏〕
天氣慢慢變涼、風也比較多的時候,體表排洩作用被阻擋,不怎麼會排汗,在體內皮膚的一些廢物,沒辦法隨著流汗排出去,因此有過敏性的疹子,像蕁麻疹、溼疹。

保養要避免吃生冷甜食水果、麥類製品與黃色食物,也不要吃帶殼海鮮。避免直接吹風、開除濕機、人體多運動排濕氣。【推薦閱讀:請問益生菌能有效改善或治療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嗎?
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
利濕止癢護膚茶:幫助肌膚代謝,去濕解毒
材料:土茯苓、山楂、赤小豆、薏苡仁、金銀 花、木通、燈芯草各3錢
作法:使用2L水煎煮成1.5L,當作茶飲

按摩穴位:曲池、血海、太衝
入秋「過敏」大爆發 中醫建議2藥膳食療+按摩穴位改善
最後葉妍廷提醒,飲食最好減少攝取冰飲和精緻糖甜食,這會讓寒溼累積在人體,也要去運動排汗,維護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文/徐永康醫師 受限於基因,亞洲人多半有山根低、鼻頭圓、鼻形扁的困擾。」整形外科徐永康醫師直言,哪種五官符合帥哥美女的定義,見仁見智。眼睛大小、眼皮單雙、嘴唇厚薄等,各有各的優點及擁護者,唯獨鼻形定義,幾乎所有被稱讚為帥哥美人的五官,沒有塌鼻梁、低山根的,因為,鼻子就是整張臉的重點部位,五官吸睛與否...

閱讀詳情 »

不沾鍋想必是許多家庭主婦必備的烹煮用具,但其實用多了對孕婦來說是非常具有傷害性的,因不沾鍋含全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廣泛用於多種生活用品,包括防水衣、地毯、披薩盒等日常生活用品。根據研究指出,孕婦的暴露在全氟碳化物環境每多1倍,兒童智商可能下降2分,身高也會降低1.5公分左右。   點選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