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停課震撼彈! 真的有必要?專家這樣說

全台停課震撼彈! 真的有必要?專家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新一波的本土疫情延燒,連四日破百確診,17日更創新高增加333例,繼雙北宣布國高中以下停課之後,今日也宣布全台國高中以下停課,不少人贊同,但也有許多家長表示太倉促、沒配套措施,讓雙薪家庭無所適從。到底疫情是否真的這麼嚴峻?公衛專家,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圍堵疫情,停課其實不是第一考量。

疫情延燒 成人感染率遠超過兒童

就17日新增案例看來,20歲以下患者僅10位,佔染疫總數的3%,而40歲以上患者共282位,佔比為85%,洪子仁指出,從科學角度及證據顯示,若要防堵疫情,最優先應管制的人口應為成人,而非兒童。

兒童免疫力差很危險? 新冠病毒偏愛成年人

但也許多家長擔憂,兒童免疫力較差,是否對新冠肺炎反應較大?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則表示,其實新冠病毒相對其他病毒,對幼兒「較友善」的病毒。ACE2受體為新冠病毒進入人類身體的大門,新冠病毒與其結合再進入細胞,因此ACE2受體較少的族群,也就是兒童,對病毒反應較低,對身體傷害也較少。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但也顯示病毒對兒童影小。

兒童染疫重症率低 無症狀恐將傳染給家人

相反地,40歲以上的族群,ACE2受體多,與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換言之,幼兒對新冠肺炎的發病率、重症率、死亡率都遠低於成年人。林千裕主任補充,從目前的研究看來,成人感染後住院及重症的機率約15-20%,兒童則不到5%,但需要注意的是,學齡前幼兒很可能為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反而有機會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長輩,影響家人。

若家中有兒童確診,林千裕主任也提醒,一個月後可能會有類似川崎症的表現,如發燒、嘴唇乾裂、草莓舌等,稱為叫MIS-C 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但極為少數,並非感染新冠肺炎就一定會發生,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

停課阻斷病毒效果差 成年人感染為大宗

由於確診者大宗為成年人,尤其中高齡族群,洪子仁表示,若要防堵疫情擴散,事實上停課的阻斷效果不是非常有效。先前確診個案數較少,可以個別抽絲剝繭、順藤摸瓜疫調,但人數已經破百,疫調已趕不上病毒的速度時,作戰計畫就應調整,公衛措施介入以人群為基準,以科學角度來分析數據,禁止成年人流動還比較能控制病毒傳播。

防堵疫情有三密 切斷傳播鏈

從公衛角度看來,目前防堵疫情有三密,也就是密閉空間、密集人群、密切接觸這三點,因此雙北先暫停八大休閒娛樂行業,避免三密,才能切斷傳播鏈,將R0值下降,快速縮短傳播高峰。他認為,若要防堵疫情,先將萬華、板橋等感染熱區停班停課,反而比較合理,在防堵疫情上也較為有效。

在這波疫情尚未趨緩前,當然個人還是先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洗手、不亂跑,林千裕主任說,這一場戰役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病毒是不分區域、不分你我的,尤其目前主要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出70%,只能在短期內切斷傳播鏈,才能避免升到封城階段。

【延伸閱讀】

國際氣喘用藥新指引 短效擴張劑不是氣喘萬靈丹

老人夜尿如廁釀危機? 飲食控制外需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8歲中年男子,日前突然感覺身體特別虛弱,同時發生排尿困難及頻尿等情形,且幾乎尿不出來,到醫院檢查發現,竟罹患急性前列腺炎;醫師指出,民眾若有急性發燒且伴隨排尿困難情形,建議及早到泌尿科求診,早期接受治療,以免產生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安全。收治患者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您的心情壓抑、鬱悶,甚至煩躁嗎?中醫師廖千慧推薦一道冬至應景的湯圓料理「桂花酒釀芋圓」,材料包括雞蛋、芋圓、米釀、桂花釀、蜂蜜等,其中桂花具有舒緩情緒的效果,不過提醒民眾關火後,才能加入桂花釀,否則容易變苦,香氣也會被破壞掉。廖千慧表示,芳香的桂花除了增添香氣,還具有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醫療處置上多用於注入輸液、抽血,或監測血液動力學等具有內腔的血管內導管裝置,稱為中心導管,常見於急重症患者身上侵入性醫療裝置,雖然能夠救命,卻也成為醫療照護上誘發感染的危險因素;疾管署特別呼籲,醫療機構應持續推廣組合式照護措施,以有效降低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發生。成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部分民眾對於自己的身材都不太滿意!根據媒體2013年網路調查顯示,有高達86.72%的人經常覺得自己最近變胖,而瘦身的方式最常見的前三名以運動居冠,其次為節食與使用塑身衣類產品。但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交際應酬較多,相對來說也較難維持運動的習慣,因此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