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停課震撼彈! 真的有必要?專家這樣說

全台停課震撼彈! 真的有必要?專家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新一波的本土疫情延燒,連四日破百確診,17日更創新高增加333例,繼雙北宣布國高中以下停課之後,今日也宣布全台國高中以下停課,不少人贊同,但也有許多家長表示太倉促、沒配套措施,讓雙薪家庭無所適從。到底疫情是否真的這麼嚴峻?公衛專家,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圍堵疫情,停課其實不是第一考量。

疫情延燒 成人感染率遠超過兒童

就17日新增案例看來,20歲以下患者僅10位,佔染疫總數的3%,而40歲以上患者共282位,佔比為85%,洪子仁指出,從科學角度及證據顯示,若要防堵疫情,最優先應管制的人口應為成人,而非兒童。

兒童免疫力差很危險? 新冠病毒偏愛成年人

但也許多家長擔憂,兒童免疫力較差,是否對新冠肺炎反應較大?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則表示,其實新冠病毒相對其他病毒,對幼兒「較友善」的病毒。ACE2受體為新冠病毒進入人類身體的大門,新冠病毒與其結合再進入細胞,因此ACE2受體較少的族群,也就是兒童,對病毒反應較低,對身體傷害也較少。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但也顯示病毒對兒童影小。

兒童染疫重症率低 無症狀恐將傳染給家人

相反地,40歲以上的族群,ACE2受體多,與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換言之,幼兒對新冠肺炎的發病率、重症率、死亡率都遠低於成年人。林千裕主任補充,從目前的研究看來,成人感染後住院及重症的機率約15-20%,兒童則不到5%,但需要注意的是,學齡前幼兒很可能為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反而有機會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長輩,影響家人。

若家中有兒童確診,林千裕主任也提醒,一個月後可能會有類似川崎症的表現,如發燒、嘴唇乾裂、草莓舌等,稱為叫MIS-C 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但極為少數,並非感染新冠肺炎就一定會發生,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

停課阻斷病毒效果差 成年人感染為大宗

由於確診者大宗為成年人,尤其中高齡族群,洪子仁表示,若要防堵疫情擴散,事實上停課的阻斷效果不是非常有效。先前確診個案數較少,可以個別抽絲剝繭、順藤摸瓜疫調,但人數已經破百,疫調已趕不上病毒的速度時,作戰計畫就應調整,公衛措施介入以人群為基準,以科學角度來分析數據,禁止成年人流動還比較能控制病毒傳播。

防堵疫情有三密 切斷傳播鏈

從公衛角度看來,目前防堵疫情有三密,也就是密閉空間、密集人群、密切接觸這三點,因此雙北先暫停八大休閒娛樂行業,避免三密,才能切斷傳播鏈,將R0值下降,快速縮短傳播高峰。他認為,若要防堵疫情,先將萬華、板橋等感染熱區停班停課,反而比較合理,在防堵疫情上也較為有效。

在這波疫情尚未趨緩前,當然個人還是先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洗手、不亂跑,林千裕主任說,這一場戰役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病毒是不分區域、不分你我的,尤其目前主要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出70%,只能在短期內切斷傳播鏈,才能避免升到封城階段。

【延伸閱讀】

國際氣喘用藥新指引 短效擴張劑不是氣喘萬靈丹

老人夜尿如廁釀危機? 飲食控制外需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vivijk)   奇異果對保持人體健康,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多食用奇異果可以預防老年骨質疏鬆,抑制膽固醇的沉積,從而防治動脈硬化,還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臟病等,也能對抗癌起到一點兒作用 多食用奇異果,還能阻止體內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緩人體衰老。常吃...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月經期間吃什麼水果?女人每月一次的例假,此時身體抵抗力較低,需要特別的呵護,月經期間不僅需要注意休息,注意個人衛生,飲食也是很重要的。 月經期間吃什麼水果好?水果對於女性的身體健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月經期間一般吃木瓜、榴蓮,萄萄柚,奇異果等水果,可以每日三種早、中、晚...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outube,下同) 朋友家人生日不用再到外面買貴貴的蛋糕了! 自己在家十分鐘就能做好囉! 準備材料: 1糖 2麵粉 3蘇打粉 4巧克力粉 制作方法: 1、1杯的糖、2杯的麵粉、1-2湯匙的蘇打粉、1/4杯的巧克力粉, 攪拌均勻。 2、打入兩顆蛋。 3、倒入3/4杯的牛奶。 4、加入...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jrlady,下同)   美麗女神級編髮!讓路人的目光都為妳停留… 第一款 1.只要側邊扎個馬尾不要整條辮子穿過橡皮筋是重點 2.辮子尾部是留在橡皮筋裡的並且用髮夾固定好哦 3.黑色皮筋不好看會​​顯得太隨便帶上喜歡的髮飾就漂亮多 第2款 1.扎個辮子後手指穿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