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南部現蹤 60歲老翁就醫1個月確診

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南部現蹤 60歲老翁就醫1個月確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確診!1名60歲居住南部男性,7月底出現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8月初就醫症狀未改善,再前往醫學中心檢查,確認新冠肺炎陰性,血液培養發現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8月24日通報,2次血清採檢發現抗體,確認是台灣第1例兔熱病本土個案,病患目前已出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兔熱病在2007年列入法定傳染病,2011年有1例美國境外移入,此次南部本土個案,是全國第2起個案,病原細菌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如蜱蟲)、受感染齧齒類動物、汙染水源或灰塵感染人體,潛伏期約3至5天,也可以長達14天,大部分而言致病率不高。


林詠青接著說,首例本土個案具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潛伏期間沒有國內外旅遊史,也沒有接觸動物,家中也沒有飼養寵物,住家附近有草叢與魚塭,也有也貓出沒,藉由個案症狀研判,病原細菌可能經由受汙染食物或飲用水入侵人體,個案在抗生素治療後,已經出院無大礙。


林詠青說明,兔熱病會因病毒入侵人體途徑不同症狀有異,如果遭到蜱蟲等小動物叮咬染病,皮膚上容易出現潰瘍,周邊淋巴結腫大,如果吃到受汙染水源或食物,例如生食、未完全煮熟、飲用水未煮沸,就會有腹瀉等症狀,假使吸入帶細菌灰塵,病人就有機會發生肺炎相關症狀。


林詠青提醒,兔熱病雖然在正常人發病機率不高,免疫力低下個案出現症狀風險提高,若沒有醫療處置恐怕出現敗血症,死亡率約30%至60%,目前可以藉由抗生素治療,大幅降低疾病風險,痊癒後可終生免疫;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補充,首例本土個案同住家人都沒有症狀,計畫將檢驗確認是否已有抗體。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也應避免生食野生動物或畜肉,著長袖衣褲或使用驅蟲劑以避免受節肢動物叮咬,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時,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避免接觸或生飲受汙染的水;若有如出現高燒、寒顫、淋巴腺腫、腹瀉、嘔吐等疑似症狀,須立即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酷夏來杯氣泡水消暑超COOL 喝氣泡水對健康有益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日前一對新手爸媽緊張得帶著剛出生的小男嬰看診,原來是小男嬰少了一顆睪丸!醫師表示,隱睪症是指出生後睪丸未下降到陰囊,仍然留在後腹腔或腹股溝內,可透過手術治療。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延誤治療,隱睪症患者日後得到睪丸癌的機率將是正常睪丸的35~40倍!新竹馬偕醫院小兒外科醫師杜奕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知名韓國女星宋慧喬在《藍色生死戀》裡因罹患血癌而病逝,令不少影迷感動落淚。血癌又名白血病,在許多病友心中仍是必死的絕症,但根據《2013歐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指引》顯示,只要掌握3個月的黃金治療期,白血病的存活率就可以達到九成五以上。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唐季祿醫師指出,血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為能有效防治愛滋,疾病管制署與各地民間團體、醫療機構和衛生局合作,辦理「We-Check愛滋檢驗活動」,宣導及利用愛滋病匿名檢驗服務,民眾只要在10月底前完成愛滋篩檢,就可獲得100元超商禮券。疾病管制署表示,「We-Check愛滋檢驗活動」特色為運用人際網絡擴散影響力,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有新生兒,家長在欣喜之餘,可得要注意許多健康檢查項目;例如新生兒聽力篩檢,國健署就有補助,但是得在新生兒三個月前就去做篩檢,家長要把握機會!新生兒聽力篩檢若能及早檢驗,早期發現,則可透過治療而獲得很好的療效;根據研究顯示,輕、中、重度聽障嬰兒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且能於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