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國防疫升第3警戒 中央與各縣市將每天召開防疫會議

全國防疫升第3警戒 中央與各縣市將每天召開防疫會議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即日起至5月28日,全國縣市防疫警戒升級到第3級,將中央與地方將每天召開防疫會議,調度防疫資源、檢視工作進度、駁斥假訊息,每日上午會增加一場記者會,將會由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把錯誤與假訊息能更快且清楚澄清。


全國將比照雙北設篩檢站 每天早上召開全縣市防疫會議


按照指揮中心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目前全國各縣市民眾,外出都必須配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非必要營業與公共場域關閉;陳時中強調,將會依循雙北模式,在疫情擴散熱點設立篩檢站,但不是希望大家沒有狀況就去檢驗,而是有接觸史與身體狀況,才去篩檢站採檢。


陳時中說明,目前沒有提升警戒4級條件,全國提升至3級防疫資源與人力,中央會全力支援協助地方,每天上午都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各縣市由副市長以上等級官員參加,主要討論防疫資源調度、檢視工作進度、駁斥假訊息,結束後會有記者會,也由陳宗彥主持,希望把錯誤或假訊息能更快澄清。


將公布確診者足跡熱區 地方政府須設立確診「綠色通道」


陳時中指出,中央與地方能夠齊一角度,步驟一致將假訊息釐清,齊心抗疫就能成功,所醫療量能將由中央整備,地方需求都會協調,全部該有措施與物資都會準備,目前醫療量能充足,民眾不需要擔心;陳時中也說,將會在網路提供確診者足跡,也繪畫出確診熱區,在高風險區增加篩檢站。


陳時中表示,除在疫情熱區設立篩檢站外,也會要求地方政府,針對有症狀民眾開設「綠色通道」地方政府必須在確診後6個小時內(深夜時間除外),按照確診者症狀分級,將病患後送至集中檢疫所或醫療院所,目前集中檢驗所有39處,共有4,500個房間,已使用2,500間房,預計再增加2,000間房。


石崇良:雙北不缺醫療資源 羅一鈞:待檢民眾不該塞急診室


陳時中補充,指揮中心已經要求各醫院降載醫療量能,將不急迫手術與門診都降到最低,清初專責病房,讓新冠患者能有充足醫療資源;目前多數患者都集中在雙北,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強調,台北市有14間醫院,專責病房在500床以上,合計超過13,000床,將持續調整擴充,醫療量降在病房數量也就增加。


同時,指揮中心要求醫院,收治住院必須要採檢,許多病患都在急診室「排隊」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指揮中心要求醫院能做出緩衝區,現在很多空病房與檢查區,都可以當作緩衝區,醫院不該把純粹等待結果民眾保留在急診區,要空間讓給需要採檢或急重症患者。


街友欠缺防疫資源與物資 陳時中:有社會局協助


另一方面,全國防疫警戒提升至第3級,民眾外出都要戴口罩,營業場所減少讓路上人潮大幅降低,有利疫情防疫,但仰賴社會資源生存的街友,不但沒有資源能買口罩,生計難以維持壓力更大,一旦染病也很容易產生防疫破口,政府是否能安置街友,給予資源與物資,至少配發口罩減少危險,也成為防堵疫情重要的一環。


面對記者提問,陳時中僅簡短回應,街友都有社會局給予生活照顧,安排急難救助,如果沒有口罩可以戴,社會福利機構會提供他們。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治療大腸癌以手術治療為主,但若為腸阻塞的患者腹脹較嚴重,就得藉由兩階段手術,包括暫時性人工肛門手術,先幫助患者減輕腹部壓力,待腸道阻塞、腫脹狀況緩解後再安排腫瘤切除手術。南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廖師賢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擔心外觀與生活等影響,對於人工肛門較為抗拒,尤其若年紀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羿崴報導】60歲的蔡女士患有輕微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服藥多年控制穩定。近日她因上腹悶脹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腎臟上緣有一顆10公分的大腫瘤,醫療團隊擔心惡性可能,將她轉介給泌尿科游智欽醫師。透過腹腔鏡手術,芒果般大的腫瘤連同腎上腺一同摘除,進一步化驗,發現是極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很多人一聽到「菜花」,都直覺認為是性生活混亂才會感染,事實上,菜花的傳染途徑並非只會經由性行為,醫師提醒,除了使用公共廁所,進出泡溫泉、三溫暖、游泳池等潮濕環境,也須格外留意衛生,避免被菜花感染的機率。一旦發現長出菜花,愈快接受治療,儘早將病毒殲滅,才能避免「春風吹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學童視力保健微網頁「高瞻遠矚EYECARE」APP於昨(1)日上線,由新北市政府、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亞東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與亞東科技大學共同推動,希望藉由「高瞻遠矚EYECARE」微網頁可愛童趣的設計,增加學童對於視力保健的知識及參與意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