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全球首例!高胱胺尿症病患 肝移植手術成功

台灣一名28歲的陳先生,先天患有高胱胺尿症,由於肝臟代謝異常,尿液中會排出大量高胱胺酸,必須一生食用配方奶,不能吃蛋、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忍耐了20多年,再也無法忍受天天以奶維生的日子,於是不聽醫師的叮嚀,開始大魚大肉,結果僅短短一年多,健康拉警報,陸續出現眼球水晶體脫位、韌帶脫臼、小腦血栓等症狀,最後接受肝臟移植病情才好轉。

台灣台北榮總2015年1月26日公布全世界首例高胱胺尿症病人成功換肝個案。陳先生在接受肝臟移植後飲食完全正常,該成功案例已刊登於2012國際知名「兒童移植」期刊。

台灣台北榮總兒童遺傳代謝科主任牛道明表示,代謝性肝臟疾病是由於肝臟基因缺陷,造成肝臟無法產生足夠代謝身體廢物及營養生成物的酵素,導致許多神經、血管等系統的疾病。

該院兒童外科醫師劉君恕說,部分的代謝性肝臟疾病可以特殊配方食物及藥物控制,但對一部分患者來說,則以肝臟移植效果較佳。

12歲葉小妹,罹患鳥胺酸甲基移轉酶缺乏症,二歲前因高血氨造成三次昏迷,必須長期食用特殊配方奶粉無法正常飲食,在二歲半接受父親活體肝移植,從此不必限制飲食也不再有高血氨的症狀,目前已換肝九年多,發育完全正常。

台灣台北榮總移植團隊在2007年完成第一例連鎖換肝、2011年完成第一例輔助性部分肝正位移植後,迄今已成功替24名代謝性肝臟疾病患者換肝,其中22名為幼童,手術時年紀最小者僅有7個月大。

幼兒換肝體重須超過八公斤,該院兒童遺傳代謝科主任牛道明首創施打生長激素,在短時間內增加病童體重,及早接受換肝手術。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現跡!疾管署今(14)日公布國內確診一例本土傷寒病例,為南部30多歲菲律賓籍男性,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血便等症狀,期間兩度就醫,最後住院採檢檢出傷寒桿菌陽性確診,感染來源不明。 這一名30多歲的菲律賓籍男子,從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陰影持續籠罩各國,台灣口罩購買實名制上路一週,各家健保特約藥局前一早依然見到排隊人龍,酒精依然缺貨中。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其實防疫有三部曲:不讓它進入、進入了不發病、發病了快快好。大家不妨透過運動提升免疫力,強化自癒力,才有本錢對抗恐怖病毒。 ...

閱讀詳情 »

現在一個禮拜只有兩片口罩如果是慢性疾病、重大傷病卡的朋友就會很辛苦因為帶一個口罩去,就必須要用掉了一個真正只有換到一個新的回來網路上很多的專家建議,非常正確1. 在臨床職業口罩只能使用4個小時2. 一個口罩不要使用8個小時3. 遇到飛沫或可疑的汙染就要立即替換4. 對折後丟棄並立即清潔雙手但有幾點...

閱讀詳情 »

▲總統蔡英文慰勉防疫同仁。(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國內防疫挑戰嚴峻,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在內幾乎不眠不休,難得闔眼休息,總統蔡英文今(7)日上午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慰勉防疫同仁,提到陳時中掉淚一事,引發國人、網友不捨,紛紛要部長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