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穀食物營養含量高 營養師:一天一餐全穀最好

全穀食物營養含量高 營養師:一天一餐全穀最好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國人的米飯吃得越來越少,麵粉製品反而明顯增多,這主要是由於國人的飲食習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營養學家建議國人應該盡量攝取全穀,因為全穀不僅營養價值高,也可以提升膳食纖維的攝取量。究竟什麼是全穀?全穀飲食如何料理?帶您一塊認識。

全穀指的是穀麥類植物的種必須要完整保留全穀粒的3個重要部分:麩皮、胚乳和胚芽。位於最外層的麩皮,組織堅硬而粗糙,是植物用來保護穀粒的纖維構造。

中間的胚乳,則佔穀粒內部的最大體積,蘊含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提供植物發芽所需的能量,也是我們主要食用的部位。胚乳的基部,側面有一顆小小的胚芽,是種子發芽的位置,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脂肪具有高度的營養價值,在食用時必須要完整攝取這3個重要部位才符合全穀的定義。

全穀食物營養含量高 營養師:一天一餐全穀最好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賴喜美教授表示,「其實全穀的定義或是全穀的種類非常地多,那穀物裡頭糙米是我們最容易取得的,所以像在自己家裡的話,大概就是會煮糙米飯。有時候糙米我會加一點紫米,因為紫米自己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全穀,穀物雜糧裡頭,其實像現在所謂的硬質玉米,基本上它也是全穀,這都是很好的一個全穀的來源。」

全穀食物營養含量高 營養師:一天一餐全穀最好

糙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菸鹼素、礦物質和植化素等,所包含的營養成分,幾乎是精白米的3倍以上,不只這樣多吃全穀類食物,還可以幫助我們攝取大量膳食纖維喔!

全穀食物營養含量高 營養師:一天一餐全穀最好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賴喜美教授表示,「蔬果的膳食纖維含量當然有,但是如果以一顆蘋果,中型的蘋果來講的話,連帶皮吃,你的膳食纖維量大概也只不過是3克~5克左右,所以一天要30克的膳食纖維的話,粗估來講你就要吃10顆的蘋果。」

營養學家建議我們一天之中至少要有1/3的全穀或為精緻全穀雜糧,要落實餐餐全穀雖然不太容易,但只要一點點巧思,全穀飲食也可以是一道道美味的家庭料理。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消化機能相對退化,因此補足均衡的飲食更為重要;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臨床上,佔半數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埋下為害健康的危險因子。但老年人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夠補足營養呢?黃瑞培說,飲食上,可多選擇魚類、蒸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疝氣是人體器官因體內先天缺損或後天壓力所造成;而疝氣手術是台灣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之一。醫師提醒,雖然疝氣不一定會惡化,但若放任不治療,受損部位容易隨著時間增長而變大,造成崁頓性疝氣或腸壞死,嚴重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國泰醫院外科部陳德芳醫師指出,疝氣俗稱「脫腸」,是部分內臟,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38歲家庭主婦,近3個月出現下背痛等現象,包括右臀部、右大腿等都出現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緣故,誘發坐骨神經痛,且神經根壓迫嚴重,透過腰椎微創手術治療後,患者已逐漸恢復健康。傳統的腰椎間盤切除手術,通常因開刀傷口大,不但須切開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平均每4個寶寶就有一個會出現腸絞痛症狀,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哭鬧不休,讓不少新手爸媽傷透腦筋;麻豆新樓醫院小兒科主任黃士修指出,未滿4個月前的嬰兒,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導致腸道蠕動不順,進而會造成疼痛,甚至會出現膨風,也就是腹部鼓脹等現象。嬰兒腸絞痛發作時間多集中在傍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