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呼吸道敵人」漸發威 小心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寶寶呼吸道敵人」漸發威 小心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許多幼童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家長以為是秋冬氣溫陡降,罹患一般感冒或A、B型流感,但亞大醫院兒科醫師卻發現,2歲以下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因該病對於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機,提醒家長切莫輕忽。

呼吸道融合病毒 2歲以下兒童案例上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林鴻志教授表示,當孩子因感冒症狀來院就醫,除了會驗A型流感和B型流感以外,也會協助檢驗是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根據統計,近一個月來,2歲以下兒童感染此症的比例大幅上升,許多家長起初以為小朋友罹患流感或感冒,其實卻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致病。

林鴻志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小於1歳幼兒與大於65歳老人之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將近2/3的幼童於1歳前,曾感染過此病毒;超過90%的幼兒,在2歳以前曾有2次以上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經驗。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就全世界而言,呼吸道融合病毒每年造成約6千4百萬人感染,甚至約16萬人死亡

呼吸道融合病毒 寶寶容易有急重症

林鴻志介紹,成人或年紀較大的健康孩童,當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時,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且隨著孩子年紀越大,感染機率越低,嚴重度也大幅降低;但對於6週至2歲的寶寶,症狀會較明顯,出現脫水、喘鳴、呼吸急促或發燒等症狀,且容易造成嚴重的急性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甚至窒息、昏睡、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等不典型症狀。

林鴻志提到,檢驗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方式是以棉棒取鼻咽的黏液,進行病毒培養後確診,治療上與一般感冒相同,輕症大多採支持性療法,以症狀治療為主,包括脫水時補充點滴、呼吸衰竭合併嚴重喘鳴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蒸氣治療,重症患者則需監控血氧濃度,若給予氧氣效果不佳,則需適時使用呼吸器治療。

小心呼吸道融合病毒上身 醫師這樣建議

林鴻志提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雖然感染後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數寶寶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包括小於六個月的嬰兒(特別是上托嬰中心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小於35週的早產兒、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如:先天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者等),和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童。

目前健保針對懷孕週數30週以下的早產兒、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小於或等於35週)、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患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1歲以下患血液動力學有顯著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童,在1歲以內應1個月施打一次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最多施打6劑,可有效避免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產生嚴重併發症。

林鴻志建議,民眾應適度曬太陽,有助人體內固醇類物質轉化成維他命D,可減少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機率。

【延伸閱讀】

晚婚女性仍有「子」望 中醫幫助43歲的她自然懷孕

過度「心碎」恐致命 當心「心碎症候群」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9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皮垂,又被稱為皮贅,是一種難看的增生,一般長在頸部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它們是完全無害的,因此沒有必要通過醫治來除掉它們。然而,長在脖子上的皮垂是相當明顯的,並且很可能被衣服或者首飾絆住而導致發炎,因而你想要除掉它們也是很自然的。有幾種方法可以去除皮垂,在家中或者是醫生辦公室都可以進行。本文將介紹這...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或運動時有人常能聽到關節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動脖子時頸椎有聲音;還有人經常玩手指,讓手指發出關節響聲……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關節「彈響」。面對關節「彈響」,有些人惶恐不安,趕緊就醫檢查;有些人卻毫不...

閱讀詳情 »

中醫認為,痣是氣血在經絡凝滯不通日久,陽氣束結而形成的小疙瘩。其中,黑色的痣常常是因為經脈氣血虛弱,風邪入侵,兩相搏擊而形成;紅色的痣常常是肝經怒火郁結在經脈而成;而青色的胎記,往往是懷孕的時候母體氣血不和導致的。 如果仔細觀察世界地圖,我們會發現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處,大都有一個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