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能型人工水晶體合併散光矯正 重返睛彩視界

全能型人工水晶體合併散光矯正 重返睛彩視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5歲退休老師,有嚴重的遠視、老花眼,平時都要準備兩副厚重的眼鏡,才能看書、打麻將,但視差也造成頭痛問題;半年前,她的視力愈來愈模糊,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二級白內障,且有散光,必須進行白內障手術。醫師考量患者平時有近距離用眼需求,也常到處旅遊,建議選擇全能型人工水晶體,術後隔天視力立即回春,不但擺脫了眼鏡,就連長期頭痛困擾也一併獲得改善。
多數白內障患者 合併老花散光問題
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大部分的白內障患者同時面臨老花及散光的問題。開業眼科診所院長李永誠指出,過去白內障患者置換人工水晶體,僅有球面單焦點透明片的選擇,術後都需要準備1至2副的眼鏡,才能看得清楚;若常外出活動,還得再加一副太陽眼鏡,造成生活上許多不便。
多功能性人工水晶體 滿足患者用眼需求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水晶體發展出多功能性,有非球面、多焦點、矯正散光及過濾藍光片等。李永誠院長表示,3C產品發達,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以及生活品質提升,如今患者更需要全方位的視力範圍,包含遠、中、近都要有良好的視力,而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正能滿足各種用眼需求。
李永誠院長說明,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提供較清晰的視覺及穩定的視力品質;多焦點、矯正散光的人工水晶體,可讓患者擺脫手術後配戴眼睛的不方便;過濾藍光的人工水晶體,則能過濾部分有害藍光、阻擋紫外線傷害視網膜及黃斑部,降低眼睛發生病變的危害。
置換人工水晶體 應詳細檢查評估
如何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呢?李永誠院長建議,進行白內障手術前,由醫師先做詳細的眼睛檢查,如視力、散光度數、是否有眼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以及水晶體是否曾經受傷、是否有青光眼等;接著患者必須與醫師做好雙向溝通及討論,包括日常用眼需求,如看書、使用3C產品、喜好活動,以及是否希望擺脫眼鏡等,再來評估最適合患者使用的人工水晶體。
全能型人工水晶體 同時解決視力問題
李永誠院長舉例,若患者的視網膜健康,裸視低於0.4、散光超過50度,術後有近距離用眼需求、喜愛戶外活動,又不想配戴眼鏡,可選擇全能型人工水晶體,眼睛視力問題就能同時改善。
術後兩星期 眼睛不可搓揉碰水
李永誠院長提醒,術後兩星期內,應按時點眼藥水、不要搓揉眼睛、眼睛不可進水、外出記得戴太陽眼鏡、避免長時間用眼,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若出現視力模糊、刺痛等症狀,應儘快回診檢查,確認是否有傷口感染的情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1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醫師,不管如何,請務必救到底!」在傳統孝道觀念之下,許多子女在面臨長輩瀕臨死亡之際,總會要求醫師繼續急救,以致不少老年人痛苦地死亡,壓胸造成肋骨斷裂,電擊後胸口灼傷。奇美醫學中心3B加護病房副護理長莊騎徽指出,安寧療護發展在台灣已20多年,從安寧病房設置到安寧緩和條例陸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胖媽咪生了五個孩子,每生一個孩子,就胖一圈,體重逼近八十大關,健康狀況越來越惡化;她看到年幼的孩子尚嗷嗷待哺,於是就毅然決然參加了南市醫所舉辦的減重班,成功減重12.5公斤,不但讓她找回健康,更找回自信!這名胖媽咪對於生產後體重直線上升,並不以為意,甚至還一直覺得這是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屏東登革熱疫情嚴重!截至7月29日止,共累計59例本土病例,其中屏東為58例。上周屏東市出現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為57歲女性,於7月23日出現頭痛、肌肉關節痛、骨頭痛、後眼窩痛、發燒、牙齦出血等症狀就醫,其後因症狀未改善,再度於7月25日前往醫院,經通報後,於7月27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布,為加速新藥上市,針對國人醫療迫切需求藥品,如癌症、愛滋病等嚴重疾病,制定新藥優先審查機制。另外,針對已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醫藥管理局(EMA)上市許可藥品,可採精簡審查機制。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長鄒玫君表示,102年已成功輔導肺癌標靶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