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2歲無抽菸及飲酒史的男性,持續咳嗽一週至醫院看診,竟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並發現有阻塞性肺炎及惡性肋膜積液。經院內PCR單基因檢測並未測到常見EGFR與ALK基因突變,沒有標靶可打,外加肺炎需使用抗生素,不能同時化療,只能先放療。

晚期肺癌+肺炎體虛難治 廣泛基因檢測用藥消退惡瘤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由於病情嚴重僅靠放療不見好轉,且身體虛弱難以負荷,患者積極探詢各種治療機會。診治該案例、振興醫院內科部主任陶啟偉建議患者進行NGS廣泛型基因檢測,僅需取出一小部分的腫瘤檢體一次檢測400多個基因,就有機會使用標靶藥物、也能知道免疫治療對病情有無幫助,是治療癌症精準的判斷依據。

患者進行NGS廣泛型基因檢測總共找到了27個基因變異,其中包含較為特殊的TP53及ERBB2 基因變異,在肺炎好轉後,患者根據ERBB2基因變異使用乳癌標靶藥物搭配化療,治療4個月後效果不錯,電腦斷層顯示肺部病變消退,無局部復發,但發生腦轉移,需加上放療控制病情。

監控基因檢測補強治療 提高肺癌腦轉移存活期

六旬翁晚期肺癌病情特殊 兩次基因檢測才控制

治療8個月後進行NGS監控型癌症基因檢測,患者抽血測出TP53基因新舊變異,在乳癌標靶藥物外再加上肺癌血管標靶藥物治療,進行支氣管鏡檢追蹤時,肺部無局部腫瘤復發或其他轉移,檢體中已看不到癌細胞。

精準醫療針對基因突變開藥方,讓患者肺部癌細胞在治療12個月後消失,並根據基因抗藥性調整標靶藥物,提高腦轉移存活期,精準擊癌。

陶啟偉部主任指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很有限,易發生的腦轉移導致存活率降低,現透過NGS癌症基因檢測可克服此困境,深入癌症根源針對致癌驅動基因(Driver genes)為患者全面評估健保給付藥物、自費藥物或參與臨床研究對病情的助益,協助醫師為患者速謀最有利的治療對策。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皆尋求癌症基因檢測以精準抗癌,越早使用對的藥物掌握治療先機,越有機會抗癌成功!

基因檢測將納《特管辦法》 民眾慎選食藥署列管實驗室

為確保基因檢測品質,食藥署已於107年12月17日公告「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檢測與服務指引」審核實驗室品質,檢測前記得去食藥署查詢通過列冊登錄的實驗室,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治療更有保障!

【延伸閱讀】

LDTS納入特管辦法 全台首家認證實驗室出爐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逆轉晚期肺癌治療 提高治癒成功率醫師這樣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9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青光眼會導致失明,雖然老化是造成青光眼最主要的原因;然而,由於3C產業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工具,以致於在長期使用3C產品之下,如果工作壓力太大,眼睛容易疲勞,也可能會誘發青光眼提早報到,不得不慎! 眼睛退化是最重要原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陳少鈞表示,眼睛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我覺得唯有教育才能幫助這些孩子脫離原來的困境。」蘇昭玫說。身為企業經營者,蘇昭玫認為「取之於社會,當用之於社會」,因此在台北市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認助學生們已經長達14年的時間,認助金額達220萬元以上,平均每年給予10多名孩子學費與生活費上的協助,多數學生都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夏天氣時涼時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好發季節,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呼吸急促、氣喘發作,嚴重時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專家建議,每星期打5次太極拳、每次50分鐘,持續3個月能有效改善肺活量、肌耐力,大幅增進生活品質。 COPD全球第3大死因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學院護理系...

閱讀詳情 »

一名女孩突然無緣無故的七孔流血暴斃,一夜之間,就奔赴黃泉,經過初步驗屍. 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那砒霜從何而來一名醫學院的教授被邀趕來協助破案。教授仔細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不到半個小時,暴斃之謎便揭曉。教授說:死者並非自殺,亦不是被殺,而是死於無知的它殺,大家莫名其妙。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