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共用牙刷比性行為危險! C肝病毒相互傳染

共用牙刷比性行為危險! C肝病毒相互傳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了方便,不少人都有與他人共用牙刷的經驗,但是你知道嗎?共用牙刷感染C型肝炎的機率竟然比性行為還高!
共用牙刷比性行為還危險?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大內科教授高嘉宏表示,C肝主要的感染途徑與體液傳染有關,因此開刀、輸血、共用針頭、穿耳洞、性行為、刺青、紋眉等,只要器械消毒不全,接觸到被污染的血液就可能染上C肝。
高嘉宏教授更發現,每年配偶感染C肝的機率為0.23%,令人驚訝的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竟是共用牙刷而非性行為。對此,教授解釋,固定性伴侶且維持安全的性行為,感染C肝的機率不高,反而是共用私人衛生物品,因體液交換致使感染機率較高。
C肝無疫苗  比B肝還可怕
在台灣,每45分鐘就有一人因肝病死亡,在亞洲國家當中,是高盛行率地區,同時,台灣每年接受治療的人數增加,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C肝,卻比B肝更易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但目前,對於C肝無疫苗可使用,僅能靠「阻斷」來預防。可喜的是,有許多口服藥品問世,不需打針、療程短、副作用少,治癒率近100%。
C肝不只傷肝  全身壞光光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教授劉振驊強調,C肝病毒不只會傷肝,還可能引起全身病變,如血管慢性發炎。C肝病毒潛伏期約兩個月,有八成機率可能演變成慢性肝炎,但因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發現時往往已晚,因此,教授呼籲,若有感到疲倦、皮膚、免疫系統等變化,應及早抽血檢查,而確診病患應定期追蹤檢查才能避免惡化。
肝指數正常  我就沒問題?
劉振驊教授解釋,此為迷思,是否感染C肝與肝功能無關,必須經過抽血檢驗,透過血清標記顯示的抗體有無,跟病毒量(HCV RNA)的存在有關,若血液中有病毒存在即為陽性。
C肝治療如化療  痛苦難耐
臨床上治療是以清除C肝病毒,降低肝臟發炎與纖維化,給予干擾素與雷巴維林,雖干擾素對亞洲人效果佳,但伴隨而來的副作用、治療時間長(48週左右),使病患卻步。以C肝基因型第一型為例,治癒率約有8成,但發燒、掉髮、皮膚出疹、食慾低下,成了治療絆腳石,加上治療時間約半年,需等待半年後還能確認是否治癒,讓病人拒絕治療。
新藥問世  快速擺脫疾病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已有藥品找到肝病罩門,讓病毒無法複製,便能輕鬆清除病毒,因此治癒率大為提高,療程短(約12週),副作用少。對此,劉振驊教授表示,C肝治療原則為儘早治療、根除病毒,一旦治癒就可降低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等肝病三部曲的折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97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知道,家中的寵物不論是狗、貓、兔子或是寵物鼠等,都跟人類一樣,有罹患癌症的可能嗎?根據統計,2014年台灣家犬及家貓數量,總計已達230萬隻以上,而犬貓中因罹癌而死亡者,家犬約占30%,家貓約占20%,且寵物罹癌數量逐年增加,罹癌年齡也逐年降低,癌症問題顯然已成為寵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高齡八十歲老翁配戴活動假牙大半輩子,咬合力量只有一般人的兩到三成,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但希望能夠提升生活品質,遂至醫院檢查。經過高雄長庚醫院牙科檢查後,認為老伯伯的口腔骨頭並無嚴重萎縮,評估後建議可以All-on-4速定植牙方式來重建,並輔以定位導引技術,手術中不需全...

閱讀詳情 »

熬夜是違背人體代謝的行為,第二天往往會帶來一些副作用,熬夜過後吃這些食物,能把副作用降到最小哦。 1、海帶: 海帶中的褐藻膠有治療動脈硬化,阻止人體吸收鉛、鎘等重金屬和排除人體內的放射性毒素的作用。褐藻膠因含水率高,在腸內能形成凝膠狀物質,故有助於排除毒素物質,並可防止便秘和腸癌的發生。 &nbs...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蔡清欽報導】 ▲成醫口腔顎面外科主任王東堯說,「正顎手術設計及全調式三維手術設計系統」,可讓醫師設計正顎手術或臉顎骨重建手術更精確。(記者蔡清欽攝) 正顎手術或稱矯正手術,是對一些骨性咬合不良或臉骨比例不勻稱,如戽斗、骨性暴突病人以手術方式切開及移動骨頭,到達一個兼具臉部美觀及功能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