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創植牙好處多 全口重建新選擇

微創植牙好處多 全口重建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高齡八十歲老翁配戴活動假牙大半輩子,咬合力量只有一般人的兩到三成,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但希望能夠提升生活品質,遂至醫院檢查。經過高雄長庚醫院牙科檢查後,認為老伯伯的口腔骨頭並無嚴重萎縮,評估後建議可以All-on-4速定植牙方式來重建,並輔以定位導引技術,手術中不需全身麻醉,幾個小時後,老伯伯得到了盼望許久的一口固定新牙。

人們常將牙橋與植牙混為一談,究竟差別為何?為什麼大家都說植牙比牙橋耐用呢?收治病例之高雄長庚牙科主任吳友仁醫師表示,所謂的牙橋,就是必須固定於口腔內且無法自行取下的固定假牙,能讓缺牙者恢復咀嚼功能,適合缺牙顆數少之患者。以牙橋來做為治療方式者,臨床上,會將與缺牙相鄰的兩顆健康牙齒「磨小」做為橋墩之基台,搭起座「橋」來支撐起假牙(即缺牙處)。雖然可免除植牙的疼痛,但做牙橋的同時也種下隱憂。

口腔內有牙橋的病患,由於缺牙處無牙根做為支撐,所有的咬合都是由「橋墩」承受,因此,進食時,假牙所承受的咀嚼壓力都會傳遞到相鄰的牙橋兩端,更是加重橋墩負擔。第二個隱憂是,因牙橋並非全密閉,亦非全開放空間,容易藏汙納垢,口腔環境不良,就易產生牙齦發炎、牙引萎縮或蛀牙等疾病。綜合上述隱憂,久之,原本健康的鄰牙也開始出現崩坍等問題,牙橋越做越大,致使全口假牙,這就是為何我們總聽到,缺了一顆牙,最後全口牙齒壞光光的原因。

當我們人體的自然牙拔掉、缺少牙根之後,齒槽骨因缺少支撐會逐漸流失。如同土壤沒有樹根相依,就容易土質流失,造成土石流。而人類牙齒也是如此。因此,植牙的崛起,是因民眾看見了牙橋所帶來的不便與疾病。而隨著科技進步,植牙已進入「微創」領域。吳友仁醫師解釋,微創與傳統植牙不同之處在於「不翻瓣」,若不需將牙肉以手術翻開,也無縫合之必要,傷害自然減少,復原時間短。

吳友仁醫師說,不論是傳統或微創植牙手術,都應將牙周病控制好才會進行植牙手術。以長期性的結果論而言,臨床上最常遇到植牙失敗的原因為「植體周圍炎」與「咬合力過重」。若是口腔健康無法得到控制,易引起植體鬆動、掉落而植牙宣告失敗;而所謂的咬力過重,在生物力學上認為口腔需要更多的植牙體來承受全口咬合之力量,但牙醫師種入的植體數量、長度、寬度不夠等因素。

吳友仁醫師進一步說明,病人本身無法控制口腔力學、植體等硬體、專業問題,但可將最基本之清潔、保養做好,遠離牙周病,若是病人不將牙周病控制好,基本上,技巧精湛的醫師也會敗在細菌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8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其實人人都有痔瘡,因為它是肛門組織的一部分,一般在沒有充血的狀態時,痔瘡能提供15%-20%的肛門閉合力。當肛門壓力過大,痔瘡內的血管靜脈擴張,加上瘀血難散,造成排便出血、疼痛等惱人的有症狀痔瘡。痔瘡患者照過來! 「鬆身提肛法」動動臀中醫師章晉瑋指出,痔瘡原因有很多,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患有惡性腫瘤、慢性疾病,或接受血液幹細胞移植前後,當反覆出現上呼吸道、鼻竇、肺部等感染,卻無法找出明確病因時,就要注意可能患有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SID)。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指出,SID造成的感染通常來勢洶洶,一次比一次厲害,所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高危險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所謂「壯志未酬身先死」,一隻精蟲若在未達陣之前就已僵死,便是應驗了這句話,這也是「抗精蟲抗體」的不孕病患最真實寫照。不孕患者蔡小姐,她經由大醫院醫學中心檢查發現體內有很高的「抗精蟲抗體」,導致進入她體內的精蟲活動力大減,呈現僵死狀態,根本無法與卵結合。所幸,後來尋求中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日台灣重新回到本土、境外、敦睦都沒有新增案例,同時敦睦艦隊官兵集中檢驗期滿,但所有官兵今日上午再採檢1次,如果全體陰性明日早晨將有專用車輛,將官兵載到住家附近非人潮聚集地,方便返家完成自主健康管理,國防部未來也將在遠航艦艇上,設置簡易型核酸檢驗設備,方便確認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