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再生醫療時代來臨 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掀投資新風潮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過去對癱瘓的患者,即便用盡各種治療手段,痊癒的機會可能依舊很渺茫。而近年隨革命性的再生醫療技術興起及新藥的開發,可望改善並治療以往難以治癒的疾病,為患者帶來一線希望,也讓市場掀起一波再生醫療投資新風潮。

國泰投信表示,生醫投資趨勢浮現,目前產業處在初始階段,未來引爆的商機及向上空間相當大。本周開募的國泰基因免疫革命ETF,有3成投資在再生醫療產業,還進一步納入基因技術、疫苗產業商機,備受市場關注,加上1萬元就能入手的親民價格,讓小資族也能輕鬆搭上生醫趨勢財。

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台灣第4大死因,每年腦中風發生約4萬人,而癱瘓是中風常見的症狀,通常發生在面部或四肢。近年來全球各國積極投入再生醫療的細胞治療領域,使過去束手無策的中風癱瘓、脊椎癱瘓等,在再生醫療技術的長足發展下,手術成功率已大幅提高,甚至對癌症治療也有良好成效。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再生醫學打破過去對疾病與治療的想像,為醫療產業開啟了新的一扇門,以國人常見的腦中風、癌症疾病來說,治療主流已漸由過往傳統療法經過顛覆性創新,如今來到再生醫療領域,利用細胞再生能力即有機會修補受損組織器官。

張雍川說,此嶄新醫學領域迎來產業的投資契機,尤其全球人口邁向高齡化、重大傷病發生率持續增加,加大市場對再生醫療技術的需求,這也是為何這兩年來,再生醫療募資熱度持續創高,吸引大量資金持續進駐的原因,市場預估至2027年全球再生醫療市場規模將攀升至502億美元,較去年成長逾3倍。

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現在全球股市都漲到波段高點,就要找具有長期結構性成長、持續性成長的趨勢,再生醫療、基因免疫都是新醫療技術,尤其全球景氣及金融市場難料,但人類疾病、老化需要治療的市場缺口及醫療商機持續擴大,觀察獲證交所資格認可的「Solactive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指數」與美股道瓊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台股的相關性僅0.2,該指數可說是走自己的路。他認為,適合看好再生醫療商機的民眾長期布局,納入資產組合更有助分散投資風險。

新聞照來源: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Unsplash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永慶房屋贊助明湖國中女子籃球隊 為年輕學子夢想助攻

Gogoro與GoTo持續雙強聯手 佈建更多電池交換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許哲綱/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今(29)日舉辦「真實世界數據:醫藥品之研發與查驗考量」座談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衛生研究院在「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的跨部會政策下,扮演將各項數據媒合與彙整給學研產業方的角色,目前正在運作的「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快篩,戳鼻子戳到怕了!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帶頭呼籲指揮中心,放寬國外已取得歐盟或國際認證的唾液快篩試劑進口,有消息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證實,食藥署已經特別針對唾液快篩試劑,委請長庚醫院進行100人次的臨床比對,雖然靈敏性較現行市面上的鼻咽拭子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新增1萬23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1974例本土及339例境外移入,其中針對落地採檢的陽性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罕見說了重話,點名來自菲律賓以及越南的落地陽性率「實在是高過頭了」,將要求外交部查一查越南機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防疫團隊出現第一位被居家隔離者!昨天缺席每日例行疫情記者會的疾管署長、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原本外界以為只是銜命處理採購BNT疫苗的正式簽約事宜,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證實,周志浩因為秘書確診被匡列,將進行接觸者居家隔離「3+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