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再遠都要來!杜拜家庭半數成員來台就醫

再遠都要來!杜拜家庭半數成員來台就醫
來自杜拜的一家子有半數以上,皆有骨科方面的疾病,卻遍尋不著良醫,最後在千里之外的台灣找到解答!台灣林口長庚醫院首次接到來自杜拜的一家人,共四位病患,分別尋求骨科、眼科、小兒骨科、小兒內分泌科的治療,其中女主人Amy(化名)的母親始終醫治不好的膝蓋問題,在醫師評估下先行施打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後再觀察,有別於其他醫院僅提供的開刀建議,讓患者對於自己的腳疾治療更具信心。

Amy在無意間看到知名旅遊頻道剛好在介紹台灣長庚醫院,從中得知該院先進的醫療技術及特色,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突破萬難,帶著母親和兩名小孩前往台灣做骨科方面的治療,於是趕緊撥電話至該節目頻道,詢問醫院的聯絡方式,無奈對方表示節目型態屬非商業性質,只能告知是台灣的醫院。

未飛抵台灣前就遇到種種考驗,Amy原本以為知道這間醫院在台灣後,就能很快找出該院的名稱,熟料,查詢過程中才發現台灣的醫院非常多,花了好一番氣力多方詢問下,才確定是台灣林口長庚醫院;此外,在辦理簽證上Amy一家又遭遇到困難,在最後一一克服後,終於順利赴台。雖然前往台灣的過程很艱辛,是她始料未及的,但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為了母親、小孩和自己,再困難都要撐過去。

Amy有四名子女,其中老二跟老四都有骨科方面的問題,因此接受了林口小兒骨科及內分泌科的診斷;Amy與母親則接受骨科部運動醫學骨科主任詹益聖的治療。

 


堅持到台灣治療


是什麼原因讓Amy那麼堅持一定要到台灣林口長庚醫院治療?Amy說,為了治療母親的膝蓋問題,已經去過很多國家,如:新加坡、泰國、日本等,但所有醫生都表示要復原的機率微乎其微。Amy說,很多醫生都表示無其他方法,必須要開刀才能痊癒,但台灣的詹醫師建議做詳盡評估後再來決定是否開刀,此次僅以PRP注射治療。Amy母親的膝蓋問題,之前始終得不到好的醫治,讓他們十分憂心,但詹醫師講述得非常詳細,也很為病人著想,讓她與媽媽都感受到林口長庚醫療人員的溫暖。

此次就醫經驗讓Amy十分肯定林口長庚的醫療品質,他們決定臨時改變行程,詢問關於母親眼疾的問題,希望可以藉此機會一併安排治療。

醫治Amy母親的台灣林口長庚眼科部副部長賴旗俊說,Amy的母親是由於白內障問題才導致眼睛不舒服,只需開刀就可根治。聽完醫師說明病情後,Amy與母親都心安不少,由於此次行程較趕,因此預定下次再回台灣做白內障手術。

附註:自體高濃度血小板富含生長因子,PRP注射療法(Platelet Rich Plasma
Injection Therapy),是指含有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血小板除了有止血功能外,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組織修護。


=林口長庚提供 欣健康整理報導=
原文出處: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



相關推薦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防疫大爆炸,現在沒事情都不要隨便外出,懶在家裡就可以救台灣。不過懶久了身體可能出問題,例如長時間滑手機、久坐不動,脖子跟腹部都有問題,現在就讓健身教練來教你幾招,幫忙減少疾病上身。 自主在家裡健身,利用毛巾拉抬脖子,可以有效舒緩緊繃的脖子跟肌肉。另外也可以躺著,雙手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近期大爆發,8天內已增加1024例,確診的人變多了,不少人第一時間無法被安置到醫療院所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去,這時該怎麼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發布官方指引,提醒病患在家等待時要做到3點,照護者要保護自己則有6點要一一照著做。而陳時中更要民眾繃緊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陳儀潔、韓羽婕、李文成/台北報導 比昨天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24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40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遺憾的是,在這一波本土疫情狂增中,也新增2例確診個案死亡,分別為案1522、案2095,分別是亞東醫院院內感染的80多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陳儀潔/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在短短8天內激增破千例,雙北市率先宣布高中以下全面停課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也跟進,宣布自5月19日起至5月28日止,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且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亦同時配合停課,請所有學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