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冠狀動脈心臟病 引發血管栓塞機率高

冠狀動脈心臟病 引發血管栓塞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冠狀動脈疾病在台灣十大死因佔第二位,平均每30分鐘就有人因心血管問題死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為冠狀動脈疾病而導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廷遠表示,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抽菸,以及肥胖的人,其冠狀動脈再發性心血管栓塞,將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而導致死亡。

冠狀動脈是心臟上面的血管,而心臟必須供應全身上下的血液與血流,若冠狀動脈出問題,心臟就會開始缺氧、缺血,並造成堵塞。林廷遠醫師說,通常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會有狹心症、胸悶、胸痛、喘,以及運動能力受限等問題,若是斑塊破裂,會促使血小板活化,進一步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塞,甚至會發生心臟衰竭、休克,以及急性心律不整。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人也容易造成腦部血管栓塞,也就是俗稱的中風,若影響至下肢的血管阻塞,恐將造成下肢癱瘓。

所謂冠狀動脈心臟病再發性血管栓塞,是指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醫師會針對其狹窄地方放支架,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有可能放支架的地方會開始變得狹窄,根據統計,一年內再阻塞的機率高達20至25 %。再發性血管栓塞無法改變的因子包括基因遺傳,年紀的增長以及性別,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與女性發生的比例為85:15;然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抽菸,以及肥胖的人都可經由生活習慣來降低再發性的誘因。

林廷遠表示,糖尿病以及膽固醇過高的人,在飲食上要控制,肥胖的人要多運動,以及避免抽菸和吸二手菸,如此將可降低冠狀動脈再發性血管栓塞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1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1名54歲男性,澎湖空難事故後,就常常無精打采,而且說話時還會突然站起來再坐下等行為出現,甚至常常感到焦慮不安,在太太陪同下就醫檢查,才了解是因為朋友的兒子在空難中不幸身亡,間接影響到情緒等反應,進而造成急性壓力表現。其實,當不幸事件發生時,除了面對事情的倖存者以及家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業務張先生多年前因血便至醫院求診,不料竟確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經過開刀治療後,不到半年又復發,讓張先生下定決心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說明,不管化療或是術後,最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因此,張先生不但飲食習慣改變,更應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苜蓿芽在營養學被歸類為蔬菜類,是一種高纖維低熱量的食物,而且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鐵質,還有一些蛋白質等,所以是一種極佳的高纖低卡食物,具有飽足感,所以相當適合擔心發胖的人食用。而且苜蓿芽鉀含量也相當高,有助穩定血壓;不過,紅斑性狼瘡患者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勞工團體接獲投訴,一名在媒體公關業任職的40歲女性上班族,下班後經常收到長官透過WhatsApp交辦工作而忙到深夜,最後積勞成疾而不幸中風過世。經勞保局認定,成為國內首例舉證僱主透過通訊軟體指令而加班的過勞死案例,並獲得197萬職災補助。過勞死指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