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上班勤跑廁所好尷尬 頻尿到底怎麼回事?

冬天上班勤跑廁所好尷尬 頻尿到底怎麼回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每到冬天氣溫下降,不少人會出現頻繁跑廁所的現象,在家裡還好,如果剛好在工作或會議中卻尿意頻頻,難免會造成一些困擾。實際詢問上班族「冬季頻尿」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工作思緒容易被中斷」之外,最尷尬的是,每當主管、同事主動關切,一句「你還好嗎?吃壞肚子了嗎?」都不知該如何回答…究竟冬季頻尿是天氣影響還是泌尿道真的出問題,泌尿科醫師教你這幾招簡單判斷。

氣溫驟降易頻尿 靠排尿日記紀錄身體狀況

第一點必須要知道,就是「天冷真的會利尿」,又稱冷利尿(Cold diuresis)現象,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其因可分為二:(一)氣溫低會使肢端血管收縮,導致血多回流至軀幹,也代表流經腎臟血液量增加,使腎臟過濾尿的過程加快。同時,靜脈回流量提升也會促進心臟分泌心房排鈉鈦,又稱「利尿素」,減少腎臟對於鈉離子與水分的再吸收作用,進而加速人體排尿;(二)人體自律神經遇冷活化,使膀胱逼尿肌收縮,導致膀胱較無法儲存尿液。

楊旻鑫醫師指出,臨床上一日排尿次數逾八次即可說有頻尿現象,但仍需綜觀個人每日飲水量及排尿量而定,因此對於有頻尿現象的民眾而言,簡單紀錄包含飲水量與排尿量之排尿日記,當出現問題需就醫時,能更有助於醫師掌握病人身體狀況。

出現「這三種」情形 儘速就醫檢查

究竟冬季頻尿正不正常?除了注意排尿次數之外,楊旻鑫醫師提醒,若出現「急尿」,即一有尿意就憋不住;或排尿時有疼痛感,甚至「血尿」情形,就需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進一步檢查。

可能引發頻尿的疾病很多,以女性而言,最常見即為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症;男性則多為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發炎,除尿意頻繁之外也常合併解尿困難,如尿不出來、尿不乾淨等;而孩童、青少年出現頻尿現象,家長就得多留意,有可能是心理壓力造成。

憋久了會生病 陷入尿意更頻繁的惡性循環 

頻尿還好解決,但不少人一旦開始專注於工作,尤其是辦公室族群,常因想等工作告一段落再起身,或擔心他人眼光而刻意憋尿,其實都會對泌尿道造成累積性損傷。

楊旻鑫醫師說明,長期憋尿可能使膀胱肌肉無法放鬆,進而導致解尿困難,也有機率演變成慢性膀胱疼痛症候群 ,又稱「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膀胱過度敏感,只要一產生尿就容易感到不適甚至下腹疼痛,且尿意時常來的又急又快,嚴重影響生活。

養成正確習慣 「喝對時間」也能減少頻尿

排尿要順暢,養成正確飲水習慣也很重要,楊旻鑫醫師表示,正常人每日建議飲水量為自身體重(kg)乘以30 c.c.-50c.c.,但心腎功能不佳的患者即不適用此試算方式,應諮詢主治醫師。

針對冬季頻尿族群,楊旻鑫醫師也提供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盡量避免咖啡、茶飲、酒精等利尿飲品。

(2)晚餐不喝湯、晚餐後少喝水,減少夜尿情形發生,以免影響睡眠而造成其他健康問題。

(3)注意保暖,減緩冷利尿現象發生。

(4)隨時注意相關症狀,及早治療,若頻尿嚴重影響生活,可至醫院就診尋求醫師協助,適時使用藥物改善。

冬天上班勤跑廁所好尷尬 頻尿到底怎麼回事?

楊旻鑫 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結石委員

台灣尿失禁醫學會教育委員

【延伸閱讀】

頻尿出門超煩惱 一招改善安心外出

婦女頻尿原因何其多 中醫改善頻尿有良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本圖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NO1.車前草,其中的「熊果酸」在癌症發生的各個階段均有抗癌作用,而且還有抗突變,誘導癌細胞分化,提高細胞免疫力的功效。典型外貌特徵便是其高高挺立的「圓柱形穗狀花序」。 NO2.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其中豐富的黃酮類物質,不但能抗癌防癌,還能擴張血管、抑菌殺...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toments.com 下同 很多人都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把棉花棒伸到耳朵裡面,除了會破壞耳膜之外,也會使聽力受損,但我們總是看過一遍之後,還是會挖自己的耳朵,還會想從裡面摳出什麼。 而最近牛津大學的學者卻有一套新的手法來解釋說,我們不應該把手伸到耳朵裡面。他們表示:「其實耳朵本身就有一種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年過五、六十歲的婦女朋友看過來,如果妳的臉上經常冒出青春痘,可別以為是青春的象徵;中醫師提醒,中年婦女容易在臉上長痘子,就很有可能在體內有熱毒,長在體內的痘,就可能是癌症了! 罹癌和飲食與睡眠大有關係 近年來,婦女罹患癌症的比例逐漸增加,尤其是乳癌高居第一名,根據衛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有高達一半的民眾都曾有眼結石問題,但其中只佔7%的人會出現相關症狀,主要是因周圍環境不佳,造成刺激眼睛的物質越來越多,讓臨床上因眼結石就診的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眼結石細小 長期累積恐發炎 眼科醫師表示,眼結石屬於常見的眼科疾病,結石會分布在眼瞼結膜底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