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冷颼颼 女童染輪狀病毒腹瀉拉不停

冬天冷颼颼 女童染輪狀病毒腹瀉拉不停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出門也會染輪狀病毒!一名1歲多的女童幾乎不出門,日前突然高燒至39度,且一天腹瀉達4、5次,最後尿不出來、欲哭無淚,呈現昏睡狀態;家長趕緊帶至診所,才發現已有脫水情形,醫師建議應轉到大醫院打點滴後,才確診為感染輪狀病毒。所幸女童有及早就醫,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醫師提醒目前正值輪狀病毒好發期,5歲以下嬰幼兒容易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口服疫苗!

冬天天氣冷颼颼,據統計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為輪狀病毒的好發期,尤其天氣最冷的1月到達高峰,幾乎每個嬰幼兒在5歲前都會得到輪狀病毒,成為國內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罹患冬季腸胃炎的主因,也被稱為「幼兒國民病」。

開業醫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表示,嬰幼兒若感染輪狀病毒前2天會發高燒、嘔吐,接著持續腹瀉約3至5天,嚴重者恐脫水,出現電解質不平衡、低血糖、低血鈉等症狀,且恐導致抽筋及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甚至休克致死。

盧英仁副院長強調,目前輪狀病毒無藥可醫,只能採用支持性療法避免嬰幼兒脫水,如有拉肚子的情形,會先給予口服電解質液,若持續嘔吐、腹瀉,則需要打點滴補充電解質及糖分;雖然嬰幼兒身體會漸漸恢復正常,但病程較長容易造成孩子痛苦,長大後也可能出現乳糖不耐症,一喝牛奶,就會拉肚子。

輪狀病毒傳染力極強,嬰幼兒即使足不出戶也有可能感染。盧英仁副院長指出,許多家長常以為天冷不出門,就不會有輪狀病毒感染風險,但其實只要隨著家中成員進出,都可能將病毒帶回家,讓病毒附著於玩具、固齒器、門把等長達10天之久,而2歲以下嬰幼兒正值口腔期發展,容易吃小手、啃玩具,或與受到傳染的成人接觸,都會大幅增高感染風險。

但究竟該如何預防感染輪狀病毒呢?盧英仁副院長表示,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目前市面上共有二劑的單價疫苗及三劑的五價疫苗,都可提供9成以上的保護力。根據研究發現,五價疫苗對抗嚴重輪狀病毒腸胃炎效力達98%。建議寶寶6周時即可開始接種口服疫苗,間隔4至8周接種第二劑,最晚在8個月前須完成三劑,以達到完整的保護效果。

盧英仁副院長最後也提醒家長,由於輪狀病毒傳播力太強,若單純仰賴勤洗手、環境清潔消毒,實在難以防堵。建議家長應及早幫孩子依醫囑接種疫苗,守護孩子健康,也避免後續可能住院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158

相關推薦

自從2020年肺炎疫情爆發後,消費者更關注能調節免疫的保健食品,但除了補充保健食品以外,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飲食方式來幫助提升抵抗力,對抗許多潛在的感染威脅呢? 其實飲食中也有許多營養素有助於維持和調節免疫力,因此在這篇專欄中,營養師要介紹如何從飲食中補充益生菌,來提升免疫力! 專欄目錄 營養師推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牛津AZ疫苗開始1針難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上周末施打量共計7,485人次,總累記已接種194,678劑,陸續有醫療院所拒絕非醫事人員,也有暫停或取消疫苗接種,指揮中心強調,已再配4萬劑。 台北慈濟、亞東醫院、台北長庚等醫院,可能都因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與新北市傳出有6間醫院「院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僅有亞東醫院有院內感染,其他都是病患住院才確診;雙北專責病房數量吃緊,陳時中拒絕方艙醫院提議。 羅一鈞表示,亞東醫院目前有9名新冠院內群聚病患,分別是8名病患與1名看護,指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