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容易血壓飆!不想引發「熱休克」,必知4大防寒要點

冬天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專家提醒,高血壓病友不想「爆血壓」,除了養成定時量血壓的習慣外,更要留意室內外及居家潛藏的溫差問題,做好防寒動作,就是避免血壓失控、飆升,危害心血管的好方法。

冬天容易血壓飆!不想引發「熱休克」,必知4大防寒要點

冬天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

冬天防血壓飆!防腦中風、心肌梗塞上身,當心這4件事

日本知名內科醫師半田俊之介在其著作《血壓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一書中提到,人體的血壓對氣溫非常敏感,會隨著溫度變化而不斷調整。特別是,天寒地凍的時節,對於有高血壓問題的人來說,更是如臨大敵。倘若身體不慎受涼,則易造成血管收縮,而為了抵禦寒冷這個外敵,身體組織必須號召更多的血液集聚,血壓自然也就容易隨之上升。

而寒冬中最危險的時刻,莫過於從開著暖氣的溫熱室內,走到寒風刺骨的戶外,這時候容易引發醫學上「熱休克(Heat Shock)」,導致血壓急速飆高,成為誘發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導火線。因此,民眾從溫暖的室內走向屋外前,一定要穿上足以禦寒的大衣與包裹圍巾保暖。此外,冬天早上起床如廁時,也是特別需要留意溫差的時機。

【高血壓患者4大防寒要領】

1.別為了愛美而穿得太單薄,應確實穿著保暖衣物避免受涼。

2.善用暖暖包等可隨身攜帶保暖工具。

3.入浴時,無論是更衣間或浴室都要保持溫暖。

4.馬桶加用保溫坐墊,廁所裡面放置電暖器等裝置。

冬天容易血壓飆!不想引發「熱休克」,必知4大防寒要點

民眾從溫暖的室內走向屋外前,一定要穿上足以禦寒的大衣級包裹圍巾保暖。

成功降血壓,快養成這5個好習慣

半田俊之介醫師在書中也提到,高血壓患者要避免病症持續惡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不當的生活習慣。根據美國全國聯合委員會(JNC)在2004年發表的「高血壓指引」指出,高血壓患者如果養成以下5個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降低血壓:

1.減肥或保持適當體重(BMI在18.5~24.9)。舉例來說,減輕體重10公斤,可以降低血壓5~20毫米/汞柱。

2.攝取內含豐富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的飲食,可以降低血壓8~14毫米/汞柱。

3.每日攝取食鹽6公克以下,可以降低血壓2~8毫米/汞柱。

4.定期從事有氧運動,例如,每日快走30分鐘以上,可以降低血壓4~9毫米/汞柱。

5.限制酒精攝取量。以日本酒為例,大約是一天飲用180毫升為限,可降低2~毫米/汞柱。

同時配合戒菸、解決睡眠不足問題、抒解壓力等,都是有助保持正常壓力的良方。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25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2)日行政院對外發布,院長蘇貞昌核定衛福部防疫中心7年計畫,地點選定在台北市南港昆陽衛生園區,計畫在2021至2027年間,投入40億加強防疫軟硬體設施,趨時防疫中心與衛福部疾管署都將遷入。   行政院發言人Kolas說明,行政院核定防疫中心7年計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確診1名特殊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發布1名本土新冠個案(第386例),曾經接觸確診者(第195例),居家隔離14天沒有發燒等典型感染症狀,解除限制曾回到職場上班,但衛生單位考慮第386例曾說有鼻子過敏病史,不放心因此回溯採檢,不幸今日確認感染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85歲的張奶奶,患有三高及心律不整,平時規律服藥也能自理生活,但上午到菜園種菜時,起身感覺右腿麻,中午吃飯時右手無法拿筷,家人見狀起初並不在意,加上疫情籠罩不想進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送急診後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因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張奶奶現右側全癱,讓醫師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前幾天剛剛康復出院的中風病友王先生,是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住院方案的第一位受惠者,王先生的妻子表示,今年初先生因為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記憶力衰退的狀況,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後續住院接受神經外科的治療,並在醫師的評估下,家屬決定同時接受中醫科的中西醫合療,恢復狀況良好。西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