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天容易血壓飆!不想引發「熱休克」,必知4大防寒要點

冬天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專家提醒,高血壓病友不想「爆血壓」,除了養成定時量血壓的習慣外,更要留意室內外及居家潛藏的溫差問題,做好防寒動作,就是避免血壓失控、飆升,危害心血管的好方法。

冬天容易血壓飆!不想引發「熱休克」,必知4大防寒要點

冬天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

冬天防血壓飆!防腦中風、心肌梗塞上身,當心這4件事

日本知名內科醫師半田俊之介在其著作《血壓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一書中提到,人體的血壓對氣溫非常敏感,會隨著溫度變化而不斷調整。特別是,天寒地凍的時節,對於有高血壓問題的人來說,更是如臨大敵。倘若身體不慎受涼,則易造成血管收縮,而為了抵禦寒冷這個外敵,身體組織必須號召更多的血液集聚,血壓自然也就容易隨之上升。

而寒冬中最危險的時刻,莫過於從開著暖氣的溫熱室內,走到寒風刺骨的戶外,這時候容易引發醫學上「熱休克(Heat Shock)」,導致血壓急速飆高,成為誘發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導火線。因此,民眾從溫暖的室內走向屋外前,一定要穿上足以禦寒的大衣與包裹圍巾保暖。此外,冬天早上起床如廁時,也是特別需要留意溫差的時機。

【高血壓患者4大防寒要領】

1.別為了愛美而穿得太單薄,應確實穿著保暖衣物避免受涼。

2.善用暖暖包等可隨身攜帶保暖工具。

3.入浴時,無論是更衣間或浴室都要保持溫暖。

4.馬桶加用保溫坐墊,廁所裡面放置電暖器等裝置。

冬天容易血壓飆!不想引發「熱休克」,必知4大防寒要點

民眾從溫暖的室內走向屋外前,一定要穿上足以禦寒的大衣級包裹圍巾保暖。

成功降血壓,快養成這5個好習慣

半田俊之介醫師在書中也提到,高血壓患者要避免病症持續惡化,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不當的生活習慣。根據美國全國聯合委員會(JNC)在2004年發表的「高血壓指引」指出,高血壓患者如果養成以下5個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降低血壓:

1.減肥或保持適當體重(BMI在18.5~24.9)。舉例來說,減輕體重10公斤,可以降低血壓5~20毫米/汞柱。

2.攝取內含豐富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的飲食,可以降低血壓8~14毫米/汞柱。

3.每日攝取食鹽6公克以下,可以降低血壓2~8毫米/汞柱。

4.定期從事有氧運動,例如,每日快走30分鐘以上,可以降低血壓4~9毫米/汞柱。

5.限制酒精攝取量。以日本酒為例,大約是一天飲用180毫升為限,可降低2~毫米/汞柱。

同時配合戒菸、解決睡眠不足問題、抒解壓力等,都是有助保持正常壓力的良方。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25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柳營奇美醫院體恤終年辛苦的天下母親,日前在一樓大廳舉辦「防骨鬆.固骨本~愛護媽咪付豬行動」母親節關懷系列活動,除了安排骨質密度與多項健康檢查外,同時還安排送愛到病房、骨鬆衛教講座、器官捐贈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宣導等活動,讓來院看診民眾、住院病人及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周末才會運動嗎?每次運動完你都全身痠痛?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治療師李曉惠提醒,這種運動痠痛可能是正常現象,或是肌肉拉傷的疼痛,若要減輕正常痠痛或避免肌肉拉傷,應在運動前做好拉筋等暖身動作。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治療師李曉惠表示,所謂運動後正常的痠痛即所謂延遲性肌肉痠痛,主因為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病症,都可能造成視力逐漸衰退,但不只如此,若出現腦膜瘤時,也可能因眼底視神經盤水腫,導致視力下降甚至缺損;台南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指出,雖臨床上較為少見,但有研究指出,腦膜瘤發生率約13%,雖多發生於40歲至60歲,但也可能發生於每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屏東一名62歲的謝小姐,擔任櫃台總機多年,因終日久坐的工作型態,造成她產生嚴重的靜脈曲張。不僅兩腿浮腫、脹痛,甚至半夜抽筋也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影響白天工作效能;數年前,她曾至醫院接受內視鏡手術,將病變的靜脈剝除,但因工作型態無法改變,近日回醫院檢查才發現靜脈曲張復發。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