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溫補須注意 三種體質要小心

冬季溫補須注意 三種體質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漸轉寒冷,冬至是天氣最冷的日子,民眾往往會選擇溫補藥膳,如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來暖胃養生,然而冬季的藥膳要注意什麼?什麼體質、類型的民眾適不適合吃呢?讓中醫師告訴您冬季的養生方法。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醫師表示,台灣秋季氣溫下降較不明顯,但冬季會明顯變冷,尤其以北部地區更為明顯,若東北季風一增強,若有下雨,氣溫往往會驟降。因此,有些民眾會自行使用溫補食材做調理,但是並非所有體質的民眾都可以食用,在料理中加麻油、米酒、生薑、胡椒、荳蔻、茴香、辣椒、花椒等做調味時,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該如何選擇? 我適合吃嗎?

賴博政醫師表示,冬季藥膳偏於溫燥,食用後容易上火,不是每一類的民眾都適合吃,以下三類民眾就不適宜吃過於溫燥的藥膳當作進補。

1.      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津液、精血等陰質較為缺乏,通常表現形體偏瘦,容易口乾舌燥,手腳心熱,眩暈失眠,腰痠耳鳴,潮熱盜汗,心情煩躁,午後顴紅,皮膚乾燥,舌頭暗深紅,嚴重時可見裂紋等症狀。

若自己屬於陰虛燥熱體質,就應該避免進食過於溫燥的藥膳,就像火上加油,讓身體處於更為乾燥的狀態,有可能出現面部痤瘡,解便不順等症狀,這類民眾就應該選清淡的藥膳,而非溫燥的食補。

2.      感冒發燒的病人

如果感冒發燒,身體正處於免疫系統過於亢進的狀態,人體的免疫系統正在和外來的病原對抗,此時胃口食慾不佳,溫補藥膳藥膳一般不好消化,進食後可能會造成飲食堆積,中醫稱為食滯,通常會出現肚子疼痛,口中有異味,泛酸水,食慾更差,或大便較微酸臭等症狀。

3.      容易便秘口破

一般來說,容易便秘、口破的民眾通常是火氣較為大,在食用溫補食材時須小心,麻油、米酒、生薑、胡椒、辣椒、花椒等調味料都屬於偏溫,食用過量容易加重原本的症狀,若要食用,就應注意不要混合三種以上的調味料。

百合冬瓜燉鴨肉 不易上火、利水除溼

賴博政醫師提供百合冬瓜燉鴨肉作為不易上火的食補,百合常見養陰的中藥材也是食材,百合性味甘微寒,歸心肺經,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冬瓜偏甘涼,具有利水除溼的作用。

作法:取適量冬瓜去皮洗淨後切塊,百合洗淨後(鮮百合尤佳)備用。先將鴨肉切塊汆燙去血水後,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2-3片生薑,以及足量水燉煮後即可食用。

(文/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醫師)

【延伸閱讀】

壓力太大落髮量驚人 中醫推一雞湯養血烏髮

秋冬如何進補? 癌友要注意的秋冬進補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秋冬專案即將在2月28日結束,國內防疫措施將有限度重新開放,3月2日開始放寬大眾運輸工具與郵局營業區飲食禁令,高鐵自由座恢復,台鐵城際列車站票數量限制解除,雙鐵大廳恢復場地租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2月28日後口罩措施維持,人潮聚集處仍然嚴格規定戴口罩,違者開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江先生的職業是工程師,某天上班開車行經快速道路時,冷不防地被後面車輛撞擊,驚慌下江先生竟將車子衝到對向車道去,一台貨車恰好迎面而來,一瞬間差點以為自己要去見閻羅王,幸好最後兩台車都及時停住因而逃過這場劫難。江先生被送往安南醫院急診室檢查生理狀況無恙後返家休養,不過,在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50歲女性,有鼻塞與慢性鼻炎症狀達3年之久,同時有化膿樣鼻涕,曾接受抗生素及鼻腔內類固醇治療,但效果不佳,沒想到口腔內硬顎及軟顎間出現無痛性潰瘍,並伴隨上嘴唇腫大。求診皮膚科,仔細檢視後發現,該潰瘍有大範圍基底壞死,周邊的點狀潰瘍也有類纖維樣分泌物,診斷發現惡性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0)年健保費率調漲,由4.69%增加至5.17%,補充保費也跟著調整,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曾說,健保將朝長期改善與減少浪費方向改進。昨(23)日媒體報導,藥費部分負擔傾向增加自付額,原百元以下免收未來擬付40至200元,檢驗費50元起跳,慢性處方箋也將收取部分負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