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冷氣團來了氣溫狂掉! 「保暖」這8大要點一點都不能漏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入冬首波大陸冷氣團發威,全台都可以明顯感受到「冷吱吱」氣溫一路狂掉,這個時候如何「保暖」?國健署提醒,禦寒保健最重要有8大要點,且適時增添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才能嚴防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強調,低溫期間,對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的健康威脅最大,除了必須規律服藥、血壓監測、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保暖」更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

國健署提供禦寒保健8大要點如下:

1.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

2.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3.隨身攜帶保暖衣物: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特別提醒65歲以上長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外出時有隨身攜帶一件保暖衣,以備不時之需。

4.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的激烈運動等。

5.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

6.避免加重身體壓力: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

7.妥善控制病情,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

8.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變天了!天冷失智者調適易失常 出門防走失得做妥3大準備

菸酒檳榔害他罹癌得「切喉」 醫神乎其技取大腿組織重建食道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值得關注的是,苗栗縣新增75例。國內今再添36死。(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22位、女性14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本土新增335例,8例校正回歸。值得關注的是,新北市今日新增160例本土(含校正回歸)最多。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3時將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後記者會,說明關於新北市的最新疫情及防疫措施。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帶您掌握最新訊息。(民視新...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343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臺北市64例。除此之外,今日全台再添36例死亡。為避免傳統市場成為防疫破口,宜蘭、基隆等縣市已陸續開始進行分流管制,台北市長柯文哲先前僅呼籲民眾一周購買兩次並且自動落實分流,不過,台北市政府今日表示,柯...

閱讀詳情 »

日本疫苗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於4日抵台,美國聯邦參議員今日訪台也宣布將捐贈75萬劑疫苗。然而昨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卻稱台灣要捐30萬AZ疫苗轉贈友邦。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嚴正否認,「絕不可能」,沒有這個計畫。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昨日稱,「民進黨當局要將疫苗拿來收買所謂的邦交國」。今日記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